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及其后果
1.设立防空识别区。
中国宣布于2013年11月23日起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
中国宣布的防空识别区(ADIZ)覆盖了钓鱼岛(尖阁诸岛)的领空。该群岛由日本管辖,中国声称拥有主权(中国称之为钓鱼岛)。中国于2013年11月23日宣布的防空识别区也侵犯了济州岛以西、伊奥岛以及朝鲜半岛西南方向一处珊瑚礁的韩国领空。中国宣布的防空识别区侵犯了韩国领空约2300平方公里。
中国当局要求飞越防空识别区(ADIZ)的外国飞机提供飞行计划和国籍,并保持双向无线电通信,以便及时准确地收到中国当局的回应。也就是说,无需获得许可,但飞越ADIZ时,外国飞机必须按照中国要求全面申报信息。中国当局威胁称,如果外国飞机不回应其不合理且非法的要求,“军方将采取紧急措施”(但未具体说明具体措施)。
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11月23日,中国军队首次派出两架侦察机(预警机和战斗机伴随)在划定的防空识别区上空进行巡航。
为解释和辩护设立防空识别区,2013年11月23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解释说:1.防空识别区是为了预警航空风险而设立的,不属于国家领空;2.防空识别区是根据《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和国际惯例设立的;3.该区域的空域是根据防空需要和为保障中国境内飞行而确定的;4.当外国飞机未按中方要求申报进入防空识别区时,中方将采取民事措施、监视、管制和处置(?);5.中国将在适当的时候设立更多的防空识别区(?)!
这是中国的主张。事实上,《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律体系和国际惯例都不允许中国设立涵盖日本、韩国乃至其他国家领空的防空识别区。因此,世界舆论对中国单方面非法划设防空识别区表示愤慨和反对。
2. 国际反应。
- 2013年11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外务大臣和防卫大臣讨论了日本的立场。会后,首相发言人批评中国“使用武力并采取单方面行动”来改变该地区的权力格局。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我们与国际社会一道,敦促中国考虑并做出正确的决定。” 日本国土交通大臣太田昭宏则坚称,中国宣布划设防空识别区“毫无价值”,并呼吁航空公司遵守中国的无理要求。
2013年11月25日,日本外务省召见中国驻东京大使,换发日本政府抗议照会。2013年11月23日下午,日本防卫省派出战斗机飞越东海。
——作为日本在亚太地区最亲密、最大的盟友,美国不能无视中国的不合理和非法要求。2013年11月23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在瑞士日内瓦表示:“美国对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深感担忧,要求中国‘保持谨慎和克制’,‘我们要求中国不要对不明飞行器或不遵守中国指令的飞行器进行威胁’”。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表示:“中国单方面划设防空识别区是试图改变东海现状。”
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表示:“驻扎在日本和韩国的7万多名美军不会承认中国无理划设的防空识别区,中国宣布设立防空识别区将改变美国在该地区开展军事行动的方式。” 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则肯定地说:“日本管理的钓鱼岛/尖阁诸岛受1960年签署的《美日安保条约》管辖。这意味着如果该地区受到攻击,美国将保护其盟友日本。”
![]() |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玛丽·哈夫 |
这并非空谈。2013年11月26日早上6点(北京时间),两架B-52轰炸机从关岛起飞,一个多小时后,在未通知中方(未按照中方要求)的情况下,飞入中国设立的防空识别区。
美国派B52飞机进入中国划定的防空识别区,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军事评论员李伟认为,美国想向中国及其地区盟友传递两个信息:1. 中国没有足够的实力在该地区强加游戏规则,美国不会接受中国非法强加的规则;2. 盟友(日本、韩国)可以放心,现在还不是中国为所欲为的时候,美国还在!
- 韩国政府宣布反对并批评中国非法划设防空识别区,该区域与韩国领空2000多平方公里重叠。韩国两家航空公司——大韩航空和韩亚航空——已宣布,不会向中方通报飞越中国划设的防空识别区的航班时刻表。
——2013年11月26日,澳大利亚外交部召见中国大使,表达澳方反对立场。澳外长毕晓普表示:“澳大利亚强烈反对任何旨在改变东海局势的单边或胁迫行动。”
——印度舆论认为,中国正在实施“边缘政策”,威胁地区稳定。
- 德国政府认为,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增加了该国与日本发生武装冲突的风险”。德国是欧洲的支柱,而欧洲又是美国的盟友。或许出于经济利益和其他敏感问题的考虑,欧盟大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并未公开反对中国,但他们无疑认为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是对东亚地区国家的侵略行为。
——加拿大和拉美国家、中东国家、中亚国家、南亚国家,大概和欧盟大国有着同样的心情:不同意,甚至暗中反对中国的行动,但又不公开表态。
12月4日下午,在美国副总统拜登与中国高层领导人在北京会晤数小时后,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玛丽·哈夫在华盛顿特区就中国刚刚宣布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发表了相当强硬的措辞。美方不承认该防空识别区,并认为中方的行动是单边的、不协调的,北京方面在防空识别区方面的一些要求不符合国际航空标准。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究竟能带来什么好处,但却面临着国际社会的不满、反应和批评。
3. 目的、后果和趋势
- 没人确切知道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究竟有何目的。世界各国官员和学者只能猜测。
其直接目的或许是为了试探日本、韩国,尤其是美国的反应,并检验1960年《美日安保条约》(钓鱼岛/尖阁诸岛也受该条约管辖)的实际效力。更广泛地说,是为了观察国际社会对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的反应。
基于这个目的(不是主要目的),他们(中国)达到了:中国清楚地看到了日本、韩国、美国和国际社会的反应。
或许,其主要目的是为制造借口,指责日本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做准备,并以此为据,采取(有限的)军事行动,实现中国对钓鱼岛/尖阁诸岛的主权主张。中日之间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中国可能会采取闪电战策略,控制钓鱼岛/尖阁诸岛,造成美日无法应对的既成事实,然后一切将恢复“正常”!
当然,何时以及如何采取军事行动占领钓鱼岛/尖阁诸岛取决于许多国内外因素。
在各方面,特别是在外交领域,设立与日韩领空重叠的防空识别区损害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对周边国家采取了侵略性政策,这无疑降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政策的信任度,甚至丧失了对中国的信任。
这是此次事件对中国造成的最大后果,也是最大的损失。通常情况下,克服经济危机不如克服信任危机那么困难。通过设立非法防空识别区,中国开始陷入国际社会的信任危机。这就是后果,也是中国必须为其侵略行为付出的沉重代价。
-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一是中国撤回设立防空识别区的决定,或缩小防空识别区范围,使其不与日韩领空重叠。为了维护“天朝”的尊严和荣誉,天皇的命令不可撤销,中国不会放弃已宣布的防空识别区。
第二,中国的雷达系统持续运转,侦察机、预警机,包括战斗机,仍然不定期地飞行监视和警戒(事实上,中国不具备24小时不间断监视的能力),对未按中国当局要求飞入防空识别区的外国飞机会发出警告,但不会进行威胁或射击。
这可以说是对中国和国际社会最有利的最优局面,没有人会赢,也没有人会输,大国的声誉也能得到维护。
第三,中国将采取强制性措施,甚至不顾中国当局的要求,向在防空识别区飞行的外国飞机发射导弹,引发军事冲突。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中国可能小胜大败,得一盘而失一盘!在防空识别区击落几架飞机并不难,还能树立大国的“威风”和武力,从而向其他国家发出小心谨慎的信号!最大的损失,也是最难弥补的损失,是国际社会不再相信中国会和平发展。
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还不足以与美国对抗,更不用说与国际社会对抗了!中国第五代领导人足够睿智,政治能力也足够强,能够克制自己,防止第三种情况发生。当然,对中国来说,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即使是最糟糕的情况。这只是一个预测。有必要密切关注局势并更新信息,以免措手不及。
黎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