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政治学校努力出色完成新时期各项任务
(Baonghean)-省政治学校与越南革命史、乂安省委史一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学校70年的历史充分体现了其特殊意义。
![]() |
省政治学校上课。 |
我们敬爱的胡伯伯生前曾教导我们:“干部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一项工作的成败取决于干部的优劣。因此,培养干部是党的根本工作。”
因此,从越南民主共和国独立之初,在诸多困难中,在内外敌人的生死考验下,学校的干部培养工作也迈出了开展党的“原创”工作征程的第一步。
1946年11月18日,成为学校重要的历史里程碑,即义安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后,举办第一期省级骨干干部培训班。
自成立以来,义安党校曾多次搬迁。学校设施有限,一切依靠群众;干部主要依靠自费上学,也部分依靠群众捐款。
尽管条件极其艰苦、资源匮乏,学校仍坚持开学,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每年,数千名基层干部、省级机关单位骨干在学校接受培训和培养。一批在学校学习的干部已成为地方和单位的骨干力量,其中许多人已成长壮大,在中央、政府、各部委、各省担任重要职务,为圆满完成党在各个时期提出的各项任务作出了贡献。
70年来,在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各学院的指导、指导和协调下,在省各厅、部门、县级党委、机关的配合和帮助下,特别是在县级政治培训中心的定期配合下,省政治学校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被赋予的政治任务,学校活动出现许多积极变化,取得了许多成就。
师资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科研活动和实践总结得到更加重视,学校物质技术设施不断改善。
特别是在1993年至2016年期间,省政治学校采取多项同步积极措施,直接协调实施多种类型的干部培训与培养,共计637个班,45,782名学生,满足各学科、各时期的发展需求,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学校积极实施培训发展计划,不断强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办学形式,按标准、按学科开展基础招生工作;灵活协调项目,统筹安排集中授课与在职培训,逐步平衡办学模式,既保证目标任务的正确全面实施,又依法自主安排;逐步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必备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完成任务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有效性。
省政治学校注重科研和实践总结,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学校组织实施了84项科研课题。每年,学校与省直各部门、分支机构、行业和组织协调,组织召开科研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旨在总结理论成果、方法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服务教学科研,为地方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省政治学院组织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重视。目前,学院拥有硕士研究生4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本科生18人,本科以上学历33人,政治理论功底深厚;讲师22人,高级专家1人;高级专家1人;100%的讲师接受过实践教学法培训。学院教职员工学历高、能力强,政治上坚定,业务素质高,具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省政治学校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投入、升级改造和新建,逐步满足了全省干部培训培养的要求和任务。
学校重视党委建设和政治组织建设工作,党委紧紧围绕学校政治工作大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
在党委、董事会和全体公职人员的努力和决心下,省政治学校在7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荣获党和国家颁发的许多崇高奖项,如:校长授予学校一等、二等和三等劳动奖章,特别是2011年,学校荣获校长授予的三等独立奖章。
为继续提高干部培训培养质量;有效落实省党部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省党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决议和中央政治局2014年5月26日第32号-NQ/TW关于继续创新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培训培养质量的决议,乂安省政治学校致力于创新提高干部培训培养质量;推动科研活动,总结做法......重点是有效落实省委常委会批准的DA/TU第12号关于“2015-2020年阶段建设和发展乂安省政治学校,展望2030年”的项目。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将重点有效实施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注重创新,提升培训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注重方法论和研究导向,增强科学性和实践性……积极配合培训机构拓展培训形式,丰富项目内容和培训主题。
提高科研活动质量,总结实践,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同时组织实施校级科研课题研究,确保研究质量、实用性和针对性,服务于培养任务。
二是建立和完善省政治学校组织机构,发展师生员工队伍。构建团结的集体,弘扬政治学校干部、党员、公务员的高度责任感、民主意识、智慧意识、创新意识和道德意识,努力出色地完成新时期政治学校的任务。
三是加大对现代化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国内外合作。积极探索与全国各地政治院校、各部委、各行业培训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多层次合作关系;积极开发教育、培训和科研领域的投资项目,逐步全面发展,提升省政治院校在新时期的办学实力和地位;关心干部、公务员、职工和学生的生活,保障各项政策,满足教学、学习和科研的需求。
四、积极向省委常委、省人民委员会就培训培养工作提出建议;加强各级党委的领导、业务指导及与院校的配合;省内各部门、各级的协助;密切配合县级政治培训中心完成被交付的政治任务。
![]() |
政治学校代表团参观了演盛乡(演州)田内道路建设情况。 |
可以说,乂安省政治学校的新征程,是继承学校70年来的贡献和传统,是陪伴全党委和人民按照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乂安省发展方向和任务的第26号决议精神,为“把乂安省建设成为北部地区比较发达的省份,到2020年基本成为工业省份……”而奋斗的征程。
学校有着70年的光荣传统、建设和成长,我们有信心学校的发展会越来越强大,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省委和全省各族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义安政治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十大里程碑 1、1946年11月18日,第一期省骨干训练班成立——这是学校诞生的历史里程碑。 二、1948年9月,学校光荣命名为“黎鸿风义安党校”。 3、1959年9月24日,西部政治学院成立——这是学院适应新形势下任务要求发展的一步。 4、1959年12月15日:成立“乂安省行政学校”,承担培养各级政府干部、服务革命事业的职能。 五、1960年2月:“李子仲青年运动学校”成立——义安青年的红色地址。 六、1976年6月11日,标志着学校培训发展规模的扩大。 7、1976年9月2日,学校被命名为“党的第一任总书记——陈富义静党校”。 8.1991年:“陈富义安党校”——在新形势下继续培养干部事业 9、1993年8月27日:“乂安省干部培训发展学校”成立——为落实培训发展乂安省各级党政群团干部的要求。 10.1997年2月24日,根据省委常委会的决策,乂安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了第757/QD-UB号决定,将干部培训学校更名为乂安省政治学校。这是学校全面发展的里程碑。1999年4月23日,省委常委会颁布了“建设强大的乂安省政治学校,满足2000-2010年阶段任务要求”项目。2015年7月30日,乂安省委常委会继续颁布了第12号项目“2015-2020年阶段建设和发展乂安省政治学校,面向2030年愿景”。学校曾于2005年荣获总统颁发的一级劳动勋章,于2011年荣获三级独立勋章,并多次获得政府总理、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省委、乂安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崇高奖项。 |
阮氏红花
(省委委员、党委书记、校长)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