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民族村义安传承织锦工艺

丁宣-胡维 DNUM_BHZAIZCACD 08:17

(Baonghean.vn)—— 自从学会拿针线以来,友立乡纳村的母亲们就一直由祖母或母亲传授刺绣和编织技艺。这也是上一代人将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传承”给子孙后代的方式。

bna_bản na (3).JPG
20世纪60年代,泰族人定居于纳村。目前,村里有130多户人家,大多数是泰族岱城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共同生活,纳村至今仍保留着织锦的技艺。最初,纳村的妇女们织造围巾、裙子、衬衫等物品,以满足家庭生活所需。按照传统习俗,泰国妇女去夫家时,必须带上裙子、衬衫、毯子和枕头,作为馈赠父母亲朋的礼物,以及日常穿着。因此,村里9岁到10岁的孩子都会学习刺绣、缝纫和织布。图片:丁宣
bna_bản na (11).JPG
罗氏梅女士(穿蓝色衬衫)有两个孙女。大女儿罗氏燕香即将升入四年级,小女儿罗氏燕薇即将升入二年级。过去的暑假是孩子们玩耍的时光,但她也不忘教她们编织技艺,这已成为纳村泰族社区的传统职业。图片:丁宣
bna_bản na (6).JPG
小燕香的祖母教她织布已有两年了,她已经能握梭子并进行一些基本操作了。她还会简单的刺绣。燕香刚刚开始练习拿针。图片:丁宣
bna_bản na (14).JPG
许多9岁或10岁的孩子都能坐在织布机前。图片:Dinh Tuyen
bna_bản na (20).JPG
纳村妇女的织锦制品主要体现了西城族妇女的服饰特色,绣有流苏、鹿和动物图案,色彩温暖。图片:Huu Vi
bna_bản na (21).JPG
几十年来,纳族妇女织锦制品在启山县和祥阳县颇负盛名。其他县,例如贵州县和贵合县,也有人购买纳族妇女织锦制品。得益于“工艺链接”(Craft Link)等非政府组织、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参与,以及个人在社交网络上的推广,纳族妇女织的围巾、裙子和衬衫销往河内、胡志明市等地。许多商贩也通过非官方渠道购买这些织锦制品销往老挝。图片:丁宣
bna_bản na (4).JPG
近年来,许多妇女根据订单生产的产品种类更加多样化。传统的织布机过去只能织造窄幅布料,如今经过改进,可以织造更宽幅的布料。图片:丁选
bna_bản na (29).JPG
目前,娜村已被认定为手工艺村。罗氏梅女士被任命为娜村织锦工艺村合作社主任。由启山县妇女联合会和文化体育部管理的“班梅青”合作社一直在开展联系活动,帮助启山县妇女织锦制品推向市场。图片:丁选
bna_bản na (31).JPG
目前,纳村的大多数居民主要以种植水稻和饲养牲畜家禽为生。许多年轻女性为了更高的收入而前往工业区打工。因此,将这项技艺传承给下一代,也是帮助社区传承织锦工艺的一种方式。图片:丁选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在泰国民族村义安传承织锦工艺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