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诚实的媒体和越南鱼露的不公正
当被指“含砷”的鱼露被撤出超市货架,只剩下工业鱼露时,这预示着工业鱼露生产商即将赚取数千亿利润,一只无形的手“挥刀”而来,让传统鱼露行业陷入困境,让数百万渔民陷入苦海。
越南标准与消费者保护协会(Vinastas)披露的鱼露砷污染事件,表明越南信息传媒部长张明俊认为企业在通讯方面存在不诚实勾结,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
幸运的是,与以往媒体报道的情况不同,信息通信部门负责人的声音是最强音,能够帮助处于恐慌中的人们准确、公正地了解传统鱼露的安全性。真正的生产商可以相信,他们的不诚实行为终将被媒体曝光。
疑似“肮脏”媒体
![]() |
Fivimart 连锁超市暂时停止销售多种传统鱼露 |
2016年10月初,有资料称工业鱼露由20多种成分制成,包括:水、盐、糖、凤尾鱼精、甜味剂、增味剂、鲑鱼香精、着色剂、防腐剂……
几天后的10月11日,一家工业鱼露生产企业宣布已向国家管理机构提交请愿书,要求对鱼露行业进行全面检查。请愿书特别要求检验机构重点关注鱼露中重金属(尤其是砷)限量标准的合规性。
四天后,维纳斯塔斯表示,该机构已在市场上抽取了150个鱼露样品进行调查检测,具体检测指标是鱼露中的砷含量,以便告知消费者,同时向国家管理机构建议适当的管理措施。
10月17日,Vinastas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检测结果,结果显示67%的鱼露样品砷含量超标。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受砷污染的鱼露均为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传统鱼露。Vinastas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工业鱼露的砷含量均在允许范围内。
消息不胫而走,消费者们正陷入恐慌之际,超市又加码下架所有传统鱼露,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恐慌。
![]() |
一家工业鱼露制造商随即发布广告称其产品符合砷含量的安全限值。
此时,社区已经意识到媒体曝光了一个不诚实的场景,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诚实的场景。
隐隐作弊
真相是,鱼露中砷含量超标一事正被专家曝光。
事实上,Vinastas的调查结果仅发现鱼露中的砷是有机砷。迄今为止,尚无科学证据表明有机砷具有毒性或对人体健康有害。无机砷才是有毒金属。Vinastas对鱼露样品进行了第二次分析,但并未发现任何含有无机砷的鱼露样品。
然而,鱼露被砷污染的信息普遍存在,引发了消费者对鱼露安全性的信任危机。
目前尚不清楚 Vinastas 的一般信息披露是否有意为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可以导致消费者抵制传统鱼露,转而使用工业鱼露。
这个故事中谁受损、谁受益,可能不需要进一步解释。
![]() |
据越南信息传媒部长张明俊介绍,越南标准仅将砷含量规定为无机砷,且该规定仅适用于蘸酱,而不适用于鱼露。部长本人也质疑维纳斯塔斯为何含糊其辞地声称鱼露中的砷含量超标。这个问题完全合理,因为根据越南的标准,67%的鱼露样品砷含量超标的说法毫无根据。
对此根本没有任何规定。
似乎出于某种原因,Vinastas 对有机砷(一种天然存在于海鲜中的无毒物质)设定了限制,因此蛋白质含量越高,有机砷含量就越高。
维纳斯塔斯的含糊其辞和欺诈行为使传统鱼露陷入困境,而工业鱼露则获得了垄断地位。
或许,Vinastas 的领导们不可能天真到连有机砷无害这一点都分不清,竟然向消费者和传统鱼露生产商发布如此不负责任的信息。尤其考虑到 Vinastas 调查背后还有一位金主,而 Vinastas 始终隐瞒着这位金主的身份。他们至今仍不敢公开透露是谁付钱让他们进行鱼露测试,也不敢发布如此模棱两可的信息。
是否存在串通一气,散布虚假信息,以制造基于消费者恐慌的压力,谋取私利的情况?
舆论完全可以怀疑是“黑手”联手制造了一场媒体危机,将传统鱼露行业推入了苦境。简单来说,如果没有任何歧义,就没有理由隐瞒赞助商的名字。更何况,一项用匿名力量的钱进行的调查,又如何解释其诚实、客观和社群导向的本质呢?
Vinastas 必须向消费者和传统鱼露生产商道歉。但这还不够。必须调查是否存在不法之徒串通一气,制造这种不诚实的媒体噱头。必须追究造成后果的人的责任。只有这样,越南鱼露的冤屈才能得到澄清,消费者的担忧才能得到终结。
此外,那些挑起这场鱼露战争的人必须被淘汰出局。因为我们不可能指望用脏手做出干净的鱼露。
据越南网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