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强社区学习中心:“教授所需的知识”
(Baonghean)-本着为各年龄段民众定期学习、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传播生产知识和创新经验,为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做出贡献的目标,近年来,昆强县各社区学习中心不断巩固和提高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茅德乡柯美村共有194户848人,100%的村民以农业生产为生。该村是全乡女性文盲和复读率最高的村。针对这一情况,公社党委和人民委员会指示公社社区学习中心(CLC)与教育促进会和小学合作,在村里开办扫盲班。为了确保扫盲班有效开展,公社党委和人民委员会已将具体职责落实到各单位。
其中,小学负责专业事务,规划教学;公社社区学习中心负责需求调研、学生动员、监督和帮助学生;学习促进会负责设施建设、组织开课和闭课,并与社区学习中心共同动员学生参与学习。根据实际情况,课程安排在晚上7:30至10:30进行。学生学习越南语、数学、社会科学、环境、生活和健康等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习阅读和写作,还能获得更多的生活知识。
相关新闻 |
---|
在池溪公社社区学习中心,尽管运营条件艰苦,但近年来,公社社区学习中心取得了积极成效。作为纯农业公社,群众生活依然困难,中心协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开办培训班,向群众传授生产、畜牧业方面的科学技术。同时,配合司法局、区律师协会等,为群众举办法制宣传活动。公社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了法律知识后,大胆运用,为稳定生活、增加收入做出了贡献。
典型的例子是池溪乡归仙村陈廷利一家。他家有6亩多的土地用于种植蔬菜。往年,他们家种植蔬菜主要依靠经验,产量不高。通过参加VietGap蔬菜种植培训班,他们把科技运用到蔬菜生产中,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还带来了比以前更高的利润。仅种植蔬菜一项,他们家每年就能收入6000多万越南盾。此外,他们家还大胆地将科技运用到养猪、养鸡等方面。
如果说2004年全县只有4个学习中心,那么仅仅一年之后,该县13个乡镇就建立了由教师管理的社区学习中心。近年来,昆强县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促进和创造人们终身学习的机会,并朝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迈进。通过参加乡镇社区学习中心的活动,人们可以学习和掌握一些贴近生活的话题,例如:健康教育、家庭和社区防火知识、老年人畜牧养殖、农业和烹饪技巧知识、家庭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知识、儿童生活技能知识……
近年来,区各少数民族联络会秉承“教所需,学所需”的宗旨,有效落实了法制教育、科技成果转化、民生改善和文化教育四项工作。通过与各级民族联络会协调,实施了VIE/028项目、134项目、135项目等项目,组织了春稻种植比赛、编织比赛、森林资源保护研讨会、清洁水研讨会等竞赛和研讨会,举办了生产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训班,组织了织锦经验交流专题活动和信息技术课程……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学习生产畜牧业新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仅2012-2013年,全区参加培训的人数就超过4.8万人次。此外,社区中心还配合公社文化委员会、村团委、妇联、学校等组织文艺演出、排球、掷球等活动,庆祝重大节日,营造出乡村活跃的氛围。
然而,除了取得的成果外,昆强县社区学习中心的活动也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地处山区,超过80%的人口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因此总体而言,该县许多村庄的居民物质生活仍然匮乏。学习中心的设施仍然有限。目前,13个学习中心中有13个没有图书馆;只有5个学习中心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朗溪、周溪、蒙山、石岸、东福),其余学习中心与公社的部门和办公室共用工作室。一些学习中心缺乏参考资料,尤其是在平川、东福、茂德、陆多等偏远公社……
可以看出,昆强县社区卫生中心模式成效显著,为群众带来了切实利益。为进一步发挥该模式的有效性,各级各部门应加大对设施建设的关注和投入,举办文化课程和培训,向群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宝玉 - 明行
(Con Cuong 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