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儿院和贫困到大学

September 17, 2012 21:29

(Baonghean)任何有机会到访安山县龙山乡的人,都会听到当地村民讲述三姐妹的“奇迹”。她们的父母双亡,大姐年仅18岁,小弟还不满6岁。但三姐妹彼此相爱,互相扶持,度过了艰苦的日子,最终考上了大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9月2日国庆节之际,我们回到了陈氏水老师的家。陈氏水老师是陈文德的姐姐。陈文德是一名孤儿,刚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两所大学。水老师说,她的弟弟几天前就去了顺化医药大学。最近,一些了解德情况的河内同胞回来捐钱,让他支付开学第一天的交通费和其他费用。虽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德的情况,但我们仍然希望水老师能亲口讲述他们艰苦的日子。她眼含泪花,强忍着情绪,讲述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悲惨境遇和不幸的童年……



三姐妹(Thuy、Luan 和 Duc)当时还在荣市读书。


她的父母相识较晚,因为他们都来自抗美救国的战争年代。她的父亲陈文心(生于1947年)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曾是昆岛的战俘,也是一名战争致残者,残疾率高达24%。她的母亲阮氏忠(生于1951年)曾是长山路线的青年志愿者。在国家战胜战争、恢复和平生活仅几年后,他们相识并决定组建家庭。当时,他们俩都调动到其他领域,在恒林农场(Thanh Chuong)工作。虽然比当时晚了一些,但谭先生和阮氏忠女士的爱情还是开花结果,两个女儿陈氏水(生于1982年)和陈氏峦(生于1984年)相继出生。不久之后,谭先生和他的妻子都收到了因残疾而退休的决定。

面对这样的处境,谭先生决定带着家人回家乡(龙山乡安山镇)经商生活。来到这里,夫妻俩开始创业,开荒种茶,耕耘稻田,开小店卖些小商品。凭借着历经战火磨砺的勤劳与努力,谭先生一家的生活谈不上充实,但也算不上匮乏。两个女儿听话好学。1994年,谭先生和钟太太的宝贝陈文德出生了,她啼哭不止,这给谭先生和钟太太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和幸福。有了新成员的到来,谭先生和钟太太更加忙碌,不得不更加努力地抚养孩子们长大成人。那个家,温暖而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不幸降临到这个家庭,谭先生和钟太太双双出现了一系列危重的疾病症状。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学习,夫妻俩辗转多家医院,互相照顾。积攒的劳动成果,连同药方和不计其数的开销,渐渐化为乌有。或许,钟太太在青年义工队时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开山开路”、“扛炸弹弹药”中,最终在1999年突发心脏病,病倒了。钟太太48岁逝世,留下了病重的丈夫和三个年幼的孩子。

对谭先生来说,连年征战沙场,身上多处受伤,以及在曾被誉为“人间地狱”的昆岛长达七年的酷刑和监禁,耗尽了他大量的精力。尽管他去过多家医院求医,但因身患重病,始终无法战胜病魔。妻子去世不到一年,谭先生也在103军医院去世。从此,谭先生和钟太太的三个年幼的孩子成了孤儿。



陈文德(右二)出席全国优秀学生表彰奖励大会省人民委员会组织的高分大学入学考试


讽刺的是,当大女儿陈氏水接到考入义安师范学院的喜讯时,却也接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从此,谋生和抚养弟弟妹妹的重担落在了这个18岁女孩的肩上。她一度想过放弃当老师的梦想,留在家里搞生产,抚养弟弟妹妹。亲戚、邻居、朋友都很同情她,都鼓励她去上学,尽管前面还有许多困难。办完父亲的​​丧事,陈氏水就去荣市上学,二女儿栾也上了11年级,德也上了一年级。

临终前,谭先生和钟太太不得不变卖许多东西来买药,但仍然为孩子们留下了田地、菜园和鱼塘。父母病倒时,Thuy 和 Luan 已经开始习惯农活,对农活不再陌生。从收割稻米、采茶、种菜到养鱼、养猪、养鸡……Thuy 和 Luan 都做得很好。因此,稻米、蔬菜和水果从不短缺,有时甚至还有剩余,足够养活三姐妹。

两年后,Thuy 升入高中最后一年,Luan 也考入荣市大学地理教育系。与此同时,Duc 也开始读三年级。姐妹俩都在荣市上学,为了方便生活、抚养和照顾他,她们决定把 Duc 接过来。于是,Duc 就读于荣市的兴禄小学。三姐妹住在一间狭小的出租屋里,但她们每天都怀揣着向上爬、取得成功的渴望。Thuy 和 Luan 把房子和田地留给亲戚,轮流照料稻田、茶园和鱼塘。

每逢暑假和节假日,朋友们都开开心心地出去玩,而Thuy和姐妹们却匆匆忙忙地赶回田里干活,从播种到收获,仿佛永不停歇。闲暇时,Thuy会去当家教,赚更多的钱来供自己和兄弟姐妹上学。在亲戚们辛勤耕耘、辛勤付出以及政策补贴的帮助下,Thuy和她的三个姐妹在求学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辛苦劳作之后,我习惯了,有时觉得这很正常。但每当想到失去父母,我就难过得哭,尤其是在节假日……”——Thuy动情地说道。



陈文德站在他的学业成绩证书旁边。


关于Duc的更多信息。由于他出生时母亲已经40多岁,且患有心脏病,他的身体状况比同龄人差很多。2002年,Duc上三年级时,他突发剧烈腹痛,不得不被送往义安省儿童医院。医院的医生表示,Duc的症状非常罕见,难以确诊,因此必须转院到更高级别的医院。在国家儿童医院,Duc的疼痛被诊断为肾脏功能障碍,导致肾积水,必须进行手术才能挽救生命。由于这种现象是先天性的,所以根据规定,Duc的情况不在医疗保险范围内。这让Thuy非常担忧,有时似乎没有希望。幸运的是,在了解到Duc和他妹妹的可怜处境后,医院领导想方设法给予了帮助。与此同时,在德治病的一个多月里,Thuy在河内的亲朋好友也纷纷赶来鼓励和帮助Thuy和姐姐,并在姐妹俩离开时资助了路费。如今,Duc虽然只有18岁,但头发却已经白了一半,这是先天性肾病的后遗症。


Thuy从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被教育培训部分配到离家一公里多的福山中学工作。Duc跟随姐姐回家乡读四年级,Luan则继续留在荣市读二年级。Duc和姐姐在荣市期间,父母在乡下的房子破败不堪,他们回去工作后,Thuy和Duc只能住在学校宿舍。除了上课时间,Thuy还要辅导作业,养鸡、养猪、养鱼、种菜,赚取额外收入供弟弟妹妹上学。一年多后,Thuy嫁给了同校的同学、来自荣市的Le Thanh Kien。由于工资低,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和忙碌,但Thuy仍然决心要把弟弟妹妹培养成优秀的人。两个年幼的孩子相继出生,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居住条件也变得更加局促。

朋友和同事们同情他们的困境,竭诚帮助这对夫妇在她父母先前作为资本购买的土地上建造了一栋小房子。祖传的土地仍然保留着,以便德可以回来照料香火。当时,栾刚毕业,不久后在宜禄二中找到了工作,现在他也结婚了。德仍然和水的家人住在一起,受到兄弟姐妹的关心和爱护,尤其是在学习方面。


德不辜负兄弟姐妹的期望,他勤奋好学。尽管身体不好,德仍然坚持学习专业课程,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今年的高考,德以23.5分的成绩被顺化医药大学录取,并以20.5分(不含优先分数)的成绩被河内国立大学录取。德秉承父母生前的遗愿,学医是为了治病救人……


送别宾客时,陈氏水吐露心声:“艰苦、困苦、屈辱都过去了,日子过得轻松多了。但还有许多烦恼,因为Duc的求学时间长达6-7年,毕业后还要为工作操心。不管怎样,我和丈夫以及Luan夫妇决定,一定要支持他继续深造,让他的父母心灵得到慰藉!”


丛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从孤儿院和贫困到大学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