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越南两个字感到骄傲!
(Baonghean.vn)——50年前,在党的领导下,北方军民于1972年12月底组织了大规模防空战役,击败了美帝国主义对河内、海防和其他一些地方的战略空袭。
这一伟大胜利载入史册,成为越南人民的骄傲:“河内——空中奠边府”的胜利。
![]() |
河内医药工厂自卫队昼夜提高警惕,严阵以待,全力演练摧毁美机的作战准备。图片:历史文献 |
美国帝国主义的阴谋
1972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批准“后卫二号”军事行动,对河内、海防及我国北部多个地区进行大规模炮击。该行动旨在将越南首都河内打回“石器时代”,迫使我国政府坐下来,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进行谈判。
为配合“后卫二号”战役,美帝国主义动员了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兵力,共出动B-52战略轰炸机193架(占当时美国B-52总数的近50%),出动架次663架次;出动战术飞机1077架(占当时美国战术飞机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相当于英国和联邦德国战术飞机总数),出动架次3920架次。
此外,美帝国主义还调动了大量远程电子干扰机、空中加油机、低空无人侦察机、高空有人侦察机、高空无人侦察机等,同时,大批现代化、尖端的航空母舰和军舰也被美帝国主义用来为这次战役服务。
美国在关岛、泰国、日本和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也开足马力,为这次战略轰炸行动提供服务。为了统一指挥,美帝国主义在泰国乌塔保基地设立了临时指挥部,直接接受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和美国国防部的指挥。
在军事技术多次升级之后,美帝国自信地认为,凭借电子技术,美国空军可以彻底致盲雷达系统,并摧毁我们的整个防空系统。美帝国还认为,B-52 轰炸机可能会因天气或技术故障而坠毁,但不会被击落。因此,美国飞行员被告知 B-52 轰炸机“刀枪不入”,B-52 轰炸机“光天化日之下无所不能”。
![]() |
“河内-奠边府空中战役”期间的防空导弹部队。图片:历史文献 |
1972年最后12个昼夜(1972年12月18日至29日),河内、海防以及朝鲜许多城镇遭受了美帝国主义约2万吨炸弹的轰炸。仅在河内,美帝国主义就动用了444架次B-52轰炸机和数千架次战术飞机,投下了1万多吨炸弹,摧毁了许多街区和村庄,摧毁了5480栋房屋、近100家工厂、企业、学校、医院和火车站,造成2380名平民死亡,1355人受伤。据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统计,在对河内12个昼夜的轰炸中,投下的炸弹和弹药数量相当于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的5颗原子弹。
然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凭借越南人民的英勇和智慧,经过12个昼夜的激战,北方军民共击落各型飞机81架,其中B-52型飞机34架、F111型飞机5架、F4型飞机21架、A7型飞机12架、F105型飞机1架、AD6型飞机4架、HH-53型直升机1架、无人机1架,俘虏敌军飞行员多名。其中,河内军民创下最大战绩,击落敌机32架(其中B-52型飞机25架)。
时任越南中央军委书记、政府副总理、国防部长、人民军总司令的武元甲大将评价道:“如果B-52被击落1-2%,美军尚可应付;如果B-52被击落6-7%,白宫就会动摇;如果B-52被击落超过10%,美军就会失败。”战役结束时,美军共出动193架B-52,越南防空、空军击落34架(损失率为17.6%)。
“这些天我担心的不是国内外的抗议浪潮和严厉批评,而是B-52飞机的惨重损失。”
理查德·尼克松
正如武元甲大将所说,美国战略空军副司令乔治·埃特尔将军1972年12月30日在《美国空军杂志》上坦言:“B-52战略轰炸机和机组人员的损失极其惨重,对五角大楼的规划者们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打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回忆录中也坦言:“这些天来,我担心的不是国内外抗议浪潮和严厉批评,而是B-52轰炸机的惨重损失。”
1972年12月30日,美国政府被迫单方面宣布停止从北纬20度线轰炸北越,并要求重启巴黎谈判。美帝国随后不得不同意签署《巴黎协定》(1973年1月27日)。
根据该协议,美国侵略者必须撤出越南。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不再有越南》一书中痛苦地意识到:“越南战争升级的顶峰,是我们于1972年圣诞节派B-52轰炸机轰炸河内和海防的时候。但我们失败了,不得不签署《巴黎协定》。”(注:此处原文缺失,原文缺失,故删除)
胜利的理由
胡志明主席指出:“今天的战争复杂而艰巨。如果不调动全民各方面的力量去应对,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但他同时强调:“任何军队、任何武器都无法战胜一个民族的牺牲精神。”[1]因此,在投入抗美救国战争时,他强调要:“动员全民团结起来,共同抗美救国”。
![]() |
B-52轰炸机残骸坠毁于河内黄花探街。图片:历史文献。 |
早在1966年,当美国B-52轰炸机轰炸我国北部时,胡志明主席就指示防空空军部队寻找对抗B-52的方法。1967年9月17日,经过长期的侦察和鉴定,238导弹团84营的作战机组击落了一架B-52。这是我们第一次击落美帝国主义的“超级飞行堡垒”。
1967年12月29日,胡志明主席再次向防空空军司令冯世泰提出任务:“美帝国主义迟早会派B-52轰炸机来进攻河内,只有失败才会认输。我们必须尽早预见形势,以便有时间做好准备。”
《导弹部队如何对抗B-52》《红色手册》及时出版,总结了近7年对抗B-52的经验,找到了适合我方武器装备实际情况的良好作战方法。基于这份文件,防空空军于1972年10月31日召开参谋会议,讨论并推广了对抗B-52的方法。
1972年11月24日,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文进勇大将批准并批准防空空军出击B-52保卫河内、海防的计划,并命令在1972年12月3日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任务。
![]() |
同宣针织厂自卫队演练拦截美军飞机的技巧。图片:历史文献 |
1972年12月初,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黎笋指出:“美国迟早会派B-52轰炸机来轰炸河内,以对我们施加压力。我军民,以防空空军为核心,必须坚决挫败他们的阴谋。”因此,在党的领导下,北方军民做好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准备迎战美帝国主义的“后卫二号”行动。
合理使用现有武器,雷达兵、防空导弹兵、防空炮兵、歼击航空兵、地方部队防空力量和民兵密切配合,构建了防空网络,使美军飞机能够无论在何种高度、何种方向、何种时间进行攻击,都能有效摧毁这些武器。此外,全北方的干部群众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组织和动员,为作战服务。这确实是越南军事艺术的一大特色,展现了人民战争的综合实力。
至于如何击落B-52轰炸机,我军知道如何在B-52遭到严重干扰的情况下发现它们。防空导弹兵凭借这一点,在总共被击落的34架B-52中击落了29架。甚至有两个导弹团(H61和H57)此前从未“遭遇”过B-52,但由于正确运用了B-52作战手册,他们取得了击落24架B-52的战绩。因此,武元甲将军评论道:“我们之所以能够击败美国B-52,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这本手册的极其重要的贡献。”他还强调:“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拥有良好的作战方法和良好的训练。”
![]() |
米格-21中队吸取击落支援部队攻击B-52的F4飞机的经验教训,1972年12月27日。照片:历史文献。 |
前防空空军司令黎文智中将评论道:“找到对抗B-52的方法是一个过程,需要集体努力,从部级以上各机构,从指挥部、各军种、各军种直至基层单位,都参与其中。但首先,是坐在机舱里、在示波器前,炮手、控制官、指挥官和技术人员们的共同努力。他们不畏炸弹和子弹,坚持不懈地将机舱和示波器作为战场。他们凭借苏联的现代化武器,结合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加上智慧和勇气,为找到有效的作战方法做出了贡献。” 苏联专家代表团团长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丘佩宁也对防空空军司令部表示:“把导弹武器交给我们的越南朋友,就像交给了富有创造力的头脑和金手一样。”
“河内空中奠边府”的胜利是人民战争战略的胜利、人民防空战略的胜利,是我党和军队创造性军事艺术的胜利。美国出版的《印度支那空战》一书中,尼尔·西汉教授作出了著名的评价:“越南人民的胜利是人类智慧彻底战胜机器的空前典范”。武元甲大将评价说:“这是社会主义北方人民战争最伟大的胜利、最杰出的壮举,战胜了美帝国主义的毁灭性战争……英雄的河内人民和军队、北方人民击溃了美国空军的战略突袭,建立了辉煌的“空中奠边府”,为《巴黎协定》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河内——空中奠边府”大捷有助于牢牢保卫社会主义北方,维护已获得的革命成果,实现抗美救国战争形势的根本性战略转变,为解放南方、统一祖国做出贡献。
[1] 胡志明全集,第 4 卷,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1 年,第 8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