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民众的力量,增强信心
(Baonghean) - 2014 年已经结束,这是全省党委、机关和人民回顾一年活动的时候;同时也是评估四年来各级党代会关于计划、项目、任期开始时确定的目标和执行结果的决议执行情况的时候......
繁华的海滨
在岁末的寒风中,我回到了琼吕的沿海地区——那里有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守在海上的渔民。显然,尽管经历了多次“银海”的洗礼,这里的渔民们依然视渔船为家,视大海为故乡,视大海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家园。海洋对琼吕这片土地和人民的重要性,体现在渔船数量和海产品总产量逐年增长的“生动”数字中。
自2010年以来,琼琉县全县拥有2200多艘渔船,每年捕捞海产品3万多吨,产值1770亿越南盾。然而,海洋的激励机制尚未充分释放琼琉县海洋经济的潜力。深海资源激励着当地渔民创新远洋捕捞手段和设备,升级捕捞技术,提高产品价值,增加产量,以满足出口标准。这源于数万渔民的期盼,也源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切。为此,为落实2010-2015年第二十六届县委代表大会决议,县委执行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经济发展第五号项目,其中明确:“发挥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 |
在 Lach Quen 港购买鱼。 |
该项目堪称调动资源发展琼琉市海洋经济的“指南针”,涵盖渔业、水产养殖业和海产品加工等。谈到山海乡的航海业,该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陈文雄同志强调,航海业是该乡经济的支柱。
公社党委贯彻落实区委项目,研究制定了大力发展远洋捕捞船队和渔业物流服务的项目。“在全系统特别是党委的参与下,地方政府始终为渔民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能够获得银行资金以及国家扶持机制和政策,增强了渔民信心,鼓励他们大胆投资大型船舶和大型发动机,出海捕捞。”
从这些方面来看,山海市的海洋经济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有幸结识了陈文泰同志,他是一位入党30多年的党员。退伍归乡后,和这片土地上的许多人一样,陈文泰同志对航海事业的热爱是必然的。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他拥有了稳定的事业,拥有三艘大型船舶。戴同志慷慨挥手,指着地平线上雄伟的船只,说道:“目前,我们家正和兄弟们凑钱建造和购买3艘即将出海的渔船,这些渔船的载重量都在90航海吨位以上。其中,一艘400航海吨位的渔船,既可以捕鱼,也可以捕捞鱿鱼,今年刚刚出海,为许多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人均月收入450万越南盾;其余两艘渔船,人均月劳动收入约为300万越南盾。目前,我们家正和兄弟们一起建造另一艘400航海吨位的渔船。值得一提的是,在建造新渔船的过程中,我们家兄弟们得到了党委和地方政府的帮助,从银行获得了资金。”戴同志不仅积极大胆地出海、坚守海洋,还是公社渔业协会的主席。戴先生补充道:“协会始终与党委和地方政府密切配合,推动渔船队发展,帮助渔民出海互助。同时,协会还与银行和上级部门合作,为渔民创造获得资金和享受国家扶持政策的条件。”
当地党委、政府、协会与渔民的紧密联系,成为山海渔船队连续多年数量和产能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许多渔民大胆建造新渔船出海,不再像以前那样购买旧船。
据该乡统计,2011年和2012年,该乡每年仅建造1艘新船,而2013年则建造了14艘,2014年则建造了19艘。目前,全乡船舶总数达256艘,其中90CV及以上船舶215艘。目前,山海县渔船总运力达5.1万CV,比2010年增长了100%;2014年水产品产量预计达3500吨,超额完成既定计划。 “另一方面,该乡海产品开发行业的从业人员已达1600多人,而且还为其他地区数百名海产品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海洋经济价值已持续占据该乡经济结构的60%左右。”山海乡主席高兴地说道。
不仅发展水产捕捞,水产养殖也是琼琉县05号项目确定的投资发展优势,通过审查和补充水产加工集中区、苗种生产区、工业化虾类养殖区等规划。同时,水产养殖向集约化养殖方向发展;采用先进技术、清洁养殖技术;多样化养殖对象,优先发展高产量、高出口值的品种,如:对虾、黑虎虾;继续向工业化方向发展养殖区。
在关键导向、有序实施和全系统积极参与下,在运用和整合国家机制和政策下,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以及努力克服人民困难下,经过四年实施,05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肯定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正确方针,特别是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方针。截至目前,琼琉县渔船总数已达1197艘,其中90CV以上渔船640艘,比2010年增加255艘,总动力达12万CV,为沿海地区1.2万余名劳动者创造了就业机会。水产养殖面积估计达2365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近5万吨。这些数据表明,2014年琼吕省水产总产值预计达到13740亿越南盾,比2010年增长80%以上,超出目标近14%。
谈及上述积极成果,琼吕县委书记黎德强同志表示:我们认识到海洋经济是地方的优势,但开发程度与潜力尚不相符。因此,自县党代会任期伊始,就认为有必要颁布05号项目来推动该领域发展。自此以后,琼吕县每年都致力于呼吁、动员和有效利用中央、省和地方各级资金,建设渔港、道路等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设施。此外,县还积极配合各专业部门培训船长、轮机长和船员;开办培训班,向民众传授渔业和水产养殖科学技术;鼓励发展渔业物流服务。因此,水产品开发和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对琼吕县经济结构的贡献越来越大。目前,当地正着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另一大优势——海洋旅游业,并已初步吸引到投资者。
高地的变化
告别沿海的琼琉县,我们来到了高地的桂风县,亲眼目睹了这片偏远边境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近年来,我们根据县委第20号决议实施种植业结构转型,探索了多种经济模式,特别是大力推广本地动植物品种,引进新的有效品种,为这片高地边境县的乡村描绘了一幅崭新的图景。
在周金乡,我们见到了住在都村的魏春雄先生和何氏桂女士一家。他们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建起了非常科学的养猪、养鸡和养鸭场,确保了环境卫生,也确保了牲畜的良好生长。鸡鸭的饲养方式像枕头一样,所以他们家几乎总能有足够的猪可以卖。尤其是魏春雄先生家的养猪模式,经济效益显著。2013年6月,他从国家领到了两头黑猪,加上家里的投资,现在他们夫妇俩养了38头猪。桂女士高兴地跟我们说:“养猪之后,家里的生活比以前稳定多了。乡里的人看到他们家的养殖效益好,也纷纷过来买猪来养。”魏春雄先生和桂女士一家在周金乡并非个例。
近年来,根据区委决议实施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调整,周金乡党委、人民委员会注重引导群众发展与落实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相关的生产。在实施土地整理的基础上,在灌溉用水困难的地区,该乡大胆试点种植甘蔗,并与纳苏糖厂联系,向其他县的蔗农出售甘蔗种子。目前,周金乡甘蔗种子总面积已达14.5公顷。此外,该乡还实施崔村黑鸡养殖模式和地方品种黑猪饲养模式,并不断增加饲养数量;建设30公顷规模化示范田;部署用竹鼠为水稻施肥……经济效益为加快地方脱贫步伐作出了贡献。
周金乡副主席何明俊同志表示:“通过企业化转型,实现了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的转型,为农民稳定消费甘蔗、大米等农产品做出了贡献。此外,这些畜牧品种均为地方品种,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产量也相对稳定。因此,这有助于改善民生。2010年,该乡贫困率接近50%,但到2014年底,贫困率仅为21%多。”
![]() |
黑猪养殖模式对于桂丰县周金乡的魏春雄先生和何氏桂女士一家来说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
不仅周金(Chau Kim)在落实2010-2015年县委第20号决议的同时,桂峰县各乡镇也都各显神通,根据当地特点调整动植物品种结构,发挥优势。因此,近年来,许多经济模式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三乐(Tri Le)乡的百香果种植、桂山(Que Son)乡的甘蔗种植、周金(Chau Kim)……
桂风县委书记吕廷诗同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桂风县是全省最贫困的三个县之一,因此,扶贫开发是县的一项重要任务。县里决定引进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动植物品种,并将其培育成重点作物,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为可持续脱贫作出贡献。在实施过程中,要统筹农民、国家、科研人员和企业四方力量,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这样的做法,生产效率提高了,群众收入增加了,桂风县的扶贫开发也开始结出“甜美的果实”。截至2014年底,桂风县的贫困率仅为37%,而2011年该县的贫困率超过50%。
在2014年最后几天的旅程中,我们走过的每一片土地,都看到各级党委领导以务实的决心,激发地方潜力,调动人民力量,为建设日益繁荣的祖国而努力。这一切都让我们对明天充满信心和希望。
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