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补充和完善越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越南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变革的过程,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
值此向读者推介越南总书记阮富仲著作《关于越南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道路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之际,第二地区政治学院党建系副主任武忠建博士发表了关于越南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及越南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情况的文章。
![]() |
庆祝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图片来源:档案馆 |
越南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提出了五项指导思想,其中第一条是:“坚定运用和创造性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坚定追求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目标;坚定追求党的革新路线;坚定追求党的建设原则,以坚定建设和捍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这意味着越南共产党始终忠于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国家的方针。
90年来,越南共产党始终是一个不断革新的政党,不断根据越南的具体历史条件进行革新。列宁认为,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而在越南,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越南人民工人运动和爱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正是凭借这种创新和创造力,尽管历史经历了曲折和坎坷,越南共产党始终展现出一个不断革新、超越自我的革命政党,不愧为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
1991年,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体系崩溃之际,越南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1991年,越南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在世界社会主义体系走向衰落的背景下,这次大会上,越南共产党在总结六大以来五年革新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越南社会主义社会的六大特点。那是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有以现代生产力为基础、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有富有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人民免受压迫、剥削和不公正的待遇;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过着富裕、自由、幸福的生活,有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同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社会。
![]() |
1991年越南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图片来源:越通社 |
2011年,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补充发展),对越南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进行了多项调整和规范。其中明确指出:“我国人民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属于人民;经济高度发达,建立在现代生产力和相适应的先进生产关系之上;文化先进,富有民族特色;人民生活富足、自由、幸福,具备全面发展的条件;越南社会各民族平等、团结、互敬互助、共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共产党领导,属于人民、由人民、为人民服务;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特定历史特点的道路。虽然同为君主制,但有的国家仍实行君主专制,有的国家则实行君主立宪制。同样,虽然同为共和国,但有的国家实行总统制共和国,有的国家则实行议会制共和国。虽然同为社会主义建设,但北欧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有所不同。虽然同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建设,但苏联的社会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有所不同。越南也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但从本国人民的历史特点出发,对越南社会主义的概括有其自身的特点,适合越南国情。
![]() |
2011 年第十一次全国党代会。 |
2021年,值胡志明主席诞辰131周年(1890年5月19日-2021年5月19日)暨2021年至2026年任期第十五届国会及各级人民议会代表选举之际,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撰写了题为《关于越南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重要文章。这篇文章根据越南的具体国情和特点,在越南“塑造社会主义”并“确定社会主义道路方向”。这是对越南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的继承、补充和完善。这篇文章也是阮富仲总书记所著的《关于越南社会主义道路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一书的标题,该书包含阮富仲总书记的29篇文章,于今年2月刚刚出版发行。
越南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变革的过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始终得到补充和发展,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思想,研究和总结实践,立足于国家革新事业的成就,将为越南共产党开辟道路,探索越南过去和现在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新课题、新内容和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