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甲将军与1975年春季伟大胜利
(Baonghean)- 1973年和1974年,战场形势迅速向有利于革命的方向转变;国内外形势出现表明彻底解放南方的时机已经成熟。
![]() |
面对此种形势,1975年1月初,越共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召开会议,确定1975-1976年解放南方的目标,如时机成熟则力争在1975年完成。随后,1975年1月9日,中央军委书记武元甲大将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政治局上述决议精神。此次重要会议决定发动西原战役,解放邦美蜀及其周边地区。此前,武元甲大将听取各位将军的意见后,向政治局建议,选择西原作为战略进攻方向。
讨论结束后,武元甲大将宣布会议结束。大将确定了进攻区域、目标和战役任务,提出了作战方案,强调了秘密、出其不意、大胆作战的方针,同时组织了迂回战术,使敌人集中精力防守西原北部地区。他还特别重视后勤保障,力求为战役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1975年3月10日拂晓,西原战役拉开帷幕,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敌军倾泻猛烈炮火,令敌军惊恐万分。一天后,我军便占领了邦美蜀市,这是敌军战略防御体系中被突破的最重要环节。这场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不仅鼓舞了全国军民,也使美国顾问、西贡伪军和伪政府陷入了混乱和被动。
与此同时,顺化—岘港战役也于3月5日几乎同时打响。我军民以猛烈的进攻精神,仅用3天时间就连续解放了顺化、岘港两座城市。我军民以劈竹子战略,在武元甲大将“迅雷不及掩耳、大胆出击、必胜”的战略方针下,仅用一个月时间就解放了1号国道沿线大部分城区,不断突破了敌军防线,包括潘朗、春禄等地极为坚固的防线。
![]() |
武元甲将军和越南人民军最高指挥部策划 1975 年春季总攻势的文件。 |
将军时刻关注着战场态势,意识到千载难逢的机遇已经到来,于1975年4月7日代表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向南方发出密电:“快,快,大胆,大胆,分秒必争,冲锋陷阵,解放南方,打胜仗”。随即,战场上,“快”字被战士们刻在枪托上、悬崖峭壁上、帽子上、背包上,他们以惊天动地的气势冲锋陷阵。所有军事方向,如同上涨的潮水、奔腾的瀑布,都瞄准了美伪军最后的巢穴——西贡。
将军肯定,当前的时机对我们有利,多方面有利,使我们能够迅速发动对西贡的总攻。1975年4月14日,以黎笋同志为首的政治局意识到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接受了武元甲将军的建议,将胡志明战役命名为西贡解放战役。4月26日,历史性的胡志明战役在南方中央书记处书记范雄将军和政治委员、陈文茶将军和黎重晋将军的指挥下,圆满完成了光荣使命。
据将军的亲信回忆,1975年4月28日晚,总部的同志们彻夜难眠。政治局和中央军委的同志们无一入睡。那些了解总攻和起义具体计划的人,都和战场一起醒来,像迎接历史的除夕夜一样,迎接西贡总攻的“G”字时刻。
他们率领 5 个集团军(共 20 个师),在战略将领的指挥下,在敌军虚弱而惊慌的抵抗下向西贡进军。
1975年4月30日中午,伪政府主席杨文明宣布投降革命。南方彻底解放,国家重新统一。
武元甲将军评价道:“正如胡伯伯所说,越南南方和北方人民军队都是英雄民族的英雄军队,他们战斗精神高昂,充满智慧和创造力。一位将军,无论他立下多么大的功绩,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只有越南人民才能打败美国人。”
正是这种谦逊让武元甲将军名声大噪。汤森在《名将》一书中肯定道:“武元甲将军是21位世界著名将军之一,他的功绩开创了战争艺术的转折点。”美国军事史学家塞西尔·库莱在其著作《武元甲将军,越南的天才》中写下了令人钦佩的文字:“武元甲将军是现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在极其虚弱、缺乏装备和资金的情况下与敌人作战的将军。尽管他最初没有军队,但他仍然连续击溃了日军、法军和美军的残余部队。武元甲先生是人民战争最伟大的稀世佳话……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后勤将军。”
Le Thach Vinh(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