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人机界面技术的未来
随着亚太地区技术和创新的蓬勃发展,人机界面(HMI)技术日益成为推动众多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亚太地区HMI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从人工智能(AI)帮助医生更精准诊断疾病的医疗保健应用,到机器人与人类协同工作的智能工厂,再到利用扩展现实(XR)打造沉浸式体验的智慧城市,HMI将继续重塑我们的未来。

开发智能、直观且易于使用的 HMI 是释放技术全部潜力、重塑人机交互方式的关键。全球 HMI 市场正经历爆炸式增长,市场规模将从 2023 年的 58 亿美元增长至 2030 年的 113.7 亿美元,这表明对智能灵活界面的需求日益增长。
什么是HMI技术?
HMI 是一种允许操作员更轻松地与机器或系统交互的技术。在工业领域,HMI 充当操作员和工业机器之间的桥梁,实现控制、监控和数据可视化,从而优化生产流程。
HMI 提供直观的界面,简化操作,减少人为错误,并加快任务完成速度,从而帮助提高生产力。HMI 具备可自定义的仪表板和预测分析等功能,可快速访问关键信息并进行实时控制,使操作员能够快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优化生产流程。
技术趋势如何塑造 HMI 的未来?
亚太国家正通过“社会 5.0”和“工业 5.0”等突破性概念,在塑造人机界面的未来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日本凭借其“社会 5.0”愿景,正在引领构建超级智能社会,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融合在一起,解决社会问题,并创造以人为本的解决方案。
工业 5.0 将人机协作提升到新的水平,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机器人与人类协同工作,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机器的精准度和速度与人类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得益彰。
工业 5.0 是工业 4.0 的一大进步,它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工业 5.0 不再仅仅关注自动化和效率,而是鼓励人机协作,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来改善工人的生活质量,创造更灵活的工作环境。
日本提出的“社会5.0”倡议旨在构建一个连接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超级智能社会,从而全面解决社会问题;而“工业5.0”则专注于制造业转型。两者都以人为本,致力于打造可持续的未来,但工业5.0是实现“社会5.0”愿景的关键要素。
得益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亚太地区的医疗保健正在经历一场变革。手术机器人不仅提高了精准度,还减少了错误;而远程呈现机器人则为远程医疗服务打开了大门,为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了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日本和韩国在机器人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正在彻底改变医疗保健服务的方式。
在医疗保健领域,得益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亚太地区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机器人正在协助手术,提供精准的手术,减少人为失误;而远程呈现机器人则支持远程医疗服务,使偏远地区和服务匮乏的人群更容易获得诊断和治疗。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将机器人纳入医疗保健系统方面尤为先进,彻底改变了患者护理和医疗实践。
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该地区的人机界面 (HMI),带来高度个性化的体验。人工智能算法使机器学习并适应个人用户偏好,从而创建更直观、更相关的界面。从日常科技设备到智慧城市,个性化正在成为新的常态。
在中国和新加坡等智慧城市计划蓬勃发展的国家,这一趋势预计将刺激更具响应能力的消费者技术和公共服务的发展。
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是最具变革性的趋势之一,它使人机界面 (HMI) 能够适应用户行为,提供预测性和个性化的体验。中国百度基于人工智能的 DuerOS 平台应用于智能音箱和家用电器,实现了直观的语音交互。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新冠疫情推动的非接触式和手势交互界面的兴起。这些界面在汽车、医疗保健和消费电子等行业越来越受欢迎。
在日本,富士通开发了用于手术室的手势控制系统,使外科医生无需接触表面即可与医学图像进行交互,从而降低了污染风险。此外,声控人机界面 (HMI) 正在改变消费电子产品,三星的 Bixby 助手在将语音命令集成到整个地区的智能手机、电视和家用电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脑机接口 (BCI) 和生物特征情绪识别等尖端技术正在突破人机交互的界限。脑机接口,例如 Neuralink 的神经信号技术,允许用户直接用意念控制机器,为残障人士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此外,美国科技公司Affectiva开发的驾驶员情绪识别技术也应运而生,该技术可以监测驾驶员的压力和疲劳程度,从而调整设置并提高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生物识别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429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8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4.1%。
此外,增强现实 (AR) 和虚拟现实 (VR) 技术也正在为制造业、医疗保健和教育等行业创造沉浸式环境,从而彻底改变人机界面 (HMI)。波音公司用于飞机装配的 AR 人机界面 (HMI) 将错误率降低了 50%,装配时间缩短了 25%。
语音、触控、手势和直观界面的完美结合,创造了全面流畅的用户体验。小米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依托该平台 物联网人工智能 (AIoT)充分利用了这些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HMI 将继续为许多行业提供更具适应性、情境感知和沉浸感的体验。
5G技术在未来HMI发展中将扮演什么角色?
人工智能与5G技术的结合有望成为未来人机界面(HMI)的支柱。5G网络提供的速度和低延迟可实现实时交互,使自动驾驶汽车和远程手术等高级应用成为可能。
中国正引领这些进步,华为等公司正在开发5G赋能的人工智能应用,包括能够实现远距离实时手术的远程手术系统。这些举措是中国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和5G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正通过先进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革新智能工厂和制造业,实现更快、更精准的生产。
在韩国,移动运营商 SK 电信和 KT Corporation 正在不断拓展 AI 和 5G 的边界,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和交通领域。SK 电信面向自动驾驶汽车开发的 AI 驱动型 5G 系统可实现车辆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实时通信,从而增强安全性和交通管理。在国家层面,韩国的“数字新政”正在构建基于 AI 的全面 5G 基础设施,为医疗保健、制造业和智能电网等行业提供实时 HMI 应用。

照片:互联网
新加坡的“智慧国家”计划是人工智能和5G技术如何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中人机界面(HMI)的又一例证。新加坡政府与运营商新加坡电信(Singtel)合作,利用5G网络为人工智能赋能的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汽车和远程医疗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实时交互,从而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人工智能与5G技术的强强联合正在彻底改变亚太地区HMI的未来,为各行各业开辟新的可能性,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高级 HMI 的挑战
尽管有诸多好处,但在亚太地区开发先进的 HMI 也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在平衡便利性与道德、隐私和责任问题方面。
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或医疗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系统引发了关于责任的难题。如果这些系统出现错误或事故,谁来承担责任?这是该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人工智能界面收集了大量用户数据,引发了严重的隐私问题。用户同意、数据安全以及个人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是首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监控系统日益普及的背景下。
另一个关键挑战是该地区的技术差距和基础设施差异。虽然日本、韩国和中国等技术先进的国家在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其他发展中国家却因基础设施不足而落后。一些地区缺乏高速互联网和现代硬件,减缓了下一代人机界面(HMI)的普及,从而造成了该地区的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