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失业率上升:因为自我意识太强!
教育培训部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高达40%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三个月内找不到工作。许多企业认为,这反映了当今学生的真实能力。
被动且懒惰
德灵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部长刘氏道女士表示,作为一家专门从事药材生产加工的公司,该公司的招聘标准也有所不同。
因此,公司平均每月需招聘约20人,相当于每年约240-300名工人。尤其是2014年11月份,由于市场拓展、产品扩充,公司就需招聘100余名工人。
![]() |
许多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状态 |
“由于公司生产经营性质,我们要求98%的应聘者必须具备专业技能,非技术工人仅占2%。虽然每次发布招聘启事都收到很多申请,但成功率只有32%左右。试用期过后,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也只有60%左右。”陶女士说。
陶女士介绍,在招聘过程中,她发现应聘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软技能,难以自我表达(语言表达、言谈举止,缺乏自信)。
“同时,当我们通过面试问题来进一步了解候选人时,例如:你对这份工作的期望是什么?你为什么申请?……超过一半的候选人无法清楚地表达他们所选择的目标。”陶女士强调道。
陶女士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应届毕业生过于被动和懒惰,没有深入研究自己需要做什么工作,在面试前也懒得去了解公司的情况。
学校里的知识虽然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但学生自身却没有进行知识的补充。显然,所有大学都有外语中心,也都有关于面试技巧、团队合作、应对技巧等软技能的课程。然而,在招聘过程中,根据陶女士的评估,学生们确实比较薄弱,缺乏这些方面。
陶女士认为,学生缺乏软技能导致他们变得被动和懒惰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生活条件更好了,父母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教育资源,所以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渴望出人头地。他们把大学视为几个月刻苦备考后“放松”的时期,所以他们允许自己偷懒。
还不是工人,但想成为一名老师
建筑公司的特点是,招聘需求总是根据项目进展而波动,但据人力资源部部长陈忠先生(Lac Hong Investment Joint Stock Company)介绍,目前,新毕业生的素质很差,缺乏生活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资格。
钟先生表示,结合公司招聘需求,有些职位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候选人。例如劳动保护工程师。该职位要求工程师入职后在施工现场工作。他们必须具备聚集和联系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能力,积极传播和普及劳动保护知识,而不仅仅是处理每个具体的劳动安全违规案例。然而,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与此同时,新毕业生的自我意识太强了。他们还没正式成为工人,就想‘当老师’,而他们的前辈和同事缺乏指导精神。学生们自己也没有表现出学习的意愿,却总是表现得好像自己什么都知道,不需要再学习了。”钟先生说道。
钟先生还举例说,公司电工这个岗位一直缺人手。然而,刚毕业的年轻团队,除了培训质量差之外,对这份工作也缺乏热情。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也没有学习的动力。
如果电力公司让他去敷设电线,他肯定不会满意。他们会认为,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应该当领导。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他就会准备辞职。
“显然,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他们缺乏奋斗精神,对所分配的工作(即使是最小的敷设电线的任务)缺乏责任感,对所学的工作缺乏热情和热爱,尽管学习并不总是完整的。”——钟先生强调。
据教育培训部统计,2011年全国大中专毕业生总数为31.84万人;2012年为40.23万人;2013年为42.52万人。 2011年至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连年增加,2014年与2010年相比,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高了38%。 但近年来适龄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数增幅大于毕业生就业人数增幅,2014年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数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103%。 根据全国100多所高校、职业院校的报告,2010年至2014年,毕业生毕业三个月后就业率平均约为60%,部分院校就业率甚至高达80%至90%。 |
据Infonet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