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蒙族亿万富翁“唤醒”了边境地区

DNUM_BIZAJZCABG 11:09

(Baonghean.vn)自从将散养改为分区放牧后,Tho Ba Vu 一家已经摆脱了贫困,成为了小康家庭,并多次被报道为该省、该地区的典型……这位 30 岁的苗族男子做了一件 Que Phong 的苗族人很久以来都做不到的事情……

Đàn ngựa, bò của Thò Bá Vừ mang về cho gia đình anh nửa tỷ đồng/năm.
饲养马匹、牛……每年为 Tho Ba Vu 家带来 5 亿越南盾的收入。

每天下午,当太阳即将落山时,也是 Que Phong 县 Tri Le 公社 Pa Khom 村 Tho Ba Vu 赶着 200 多头水牛、奶牛、山羊和马从山上回到村庄的时候……

村里的长者说,我们村里的蒙族人世世代代,每年年初都会把水牛赶上山,年末再把水牛赶回村里,而武却每天都跟着水牛来回赶。起初,大家都觉得武这样做很辛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但年轻时在区级学校接受过教育的武却有不同的想法:“我看到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牲畜,但没有人致富。有些家庭养了几十头水牛和奶牛,却任由它们在森林里游荡,造成损失和疾病,最终逐渐死去,变得身无分文。我的父母也是如此,所以他们一直很穷。我必须帮助我的村民改变散养牲畜的习惯,摆脱贫困。”

作为村里的本地人,武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对于蒙族人来说,改变那些“根深蒂固”的耕作方式和不良风俗并非易事。如果你想让人们相信并效仿,首先,你和你的家人必须以身作则,高效工作。

考虑到这一点,Vu 去寻找土地,在“展望”区域(即草山)围起 10 公顷的山丘,用来放牧水牛和奶牛……

从父母结婚时作为资本送给他的一头母水牛开始,家里人就悉心照料,每天为他种草吃。几年后,母水牛产子,小水牛也产子。就这样,水牛群不断繁衍壮大。看到养殖有利可图,他便继续投资饲养牛、马、羊,秉持着“专养水牛、牛、羊、马,繁殖优良,繁育良种”的理念。在短短十年的实践中,他的牛群从未出现过任何疾病或损失。

如今,武家共有牲畜200多头,包括100头水牛和奶牛,100头山羊和马。凭借良好的畜牧业,武家每年的收入可达4.5亿至5亿越南盾。

武先生不仅懂得致富,还积极鼓励村里人种草养牛。村里没有资金和经商经验的人,他都会分享和指导。

五年来,武家已帮扶11户贫困户,包括向5户无息贷款1500万越南盾,向3户提供700公斤大米,以及借给亲戚朋友养羊直至繁殖。在他帮扶的11户中,有3户脱贫致富,2户脱贫致富。他帮扶的农户都推行了有效的分区畜牧养殖模式。

帕空村的李巴劳(Ly Ba Lau)曾得到武(Vu)的帮助,他透露:“武(Vu)夫妇借给我们一头牛。现在我们家养了10头牛、2头水牛和4匹马。自从开始养牛以来,我们过得很开心。两年前,我卖掉了2头牛,赚了钱盖房子,还给孩子们买了漂亮的衣服上学。武(Vu)人很好,帮助村里很多人摆脱了贫困。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武(Vu)!”

Dãy ruộng bậc thang của gia đình Thò  Bá Vừ mỗi năm thu hoạch gần 5 tấn thóc.
Tho Ba Vu 家的梯田每年可以收获近 8 至 9 吨水稻。

除了发展畜牧业,武还在溪流附近寻找土地开垦稻田。早年,他不习惯水稻种植,所以种植的是本地水稻品种,不施肥也不除草,产量不高。

随后几年,武先生积极参加农会举办的培训班,将科技应用于生产,引进耐寒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培育出稻穗紧实、米粒饱满的水稻品种。

原本一年只能种一茬的1公顷梯田,如今已改为一年两茬,年产稻米8-9吨。田里种着稻米,池塘里养着鱼,鸡舍里养着鸡,还有成群的水牛、奶牛、山羊和马,但武先生仍然不满足。

在农场周围,Vu还种植香蕉、玉米、甜瓜、芋头和西番莲果。除了主要农作物和牲畜外,Vu还种植了600棵蒙桃树,用于春节期间出售桃枝,并收获桃子,这也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帕空村村长Tho Dua Tenh先生补充道:“看到Vu一家种植野土豆、饲养牲畜、挖沟种植水稻,经济效益显著,大家都在学习和效仿Vu的榜样。所以现在村里已经没有人去老挝了,越走越远,生活就越艰难,越过越苦。”

Thò Bá Vừ chăm sóc ruộng lúa.
Tho Ba Vu 负责照料稻田。

如今,三乐县的蒙族人已经掌握了一年两季稻米的种植技术。他们划定了牛群放牧区,保护和推广蒙族牛种——这种牛体型庞大、体格健壮、肉质鲜美、经济价值极高。

治乐县10个村541户苗族群众中,拥有100头水牛和奶牛的有30户,拥有50头及以上的有近50户,拥有10头以上水牛和奶牛的也有10户。平均每头水牛和奶牛的价格在2500万至3000万越南盾之间,平均每户苗族群众的牲畜资产至少在数亿越南盾左右。

通过推动畜牧业发展,将牲畜变成商品,桂风县许多苗族家庭已经摆脱贫困,不再等待或依赖党和国家的补贴;特别是限制了轮耕、游牧迁移、非法越境到老挝进行非法贸易和做生意的情况;维护了越老边境地区的安全、政治和秩序。

篝火旁,老人、孩子和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互相讲述着本村有志致富的儿子Tho Ba Vu的故事,他因“农民竞相生产、搞好畜牧业、互助互爱、消除饥饿、减少贫困、持续致富运动”而受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颁发的奖状。

金良-玉堂

奎风站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30岁的蒙族亿万富翁“唤醒”了边境地区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