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Xoan歌唱从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移除
2017 年 12 月 8 日 10:52(越南时间 8:52),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二届会议上,富寿仙歌唱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移除。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一项传承至今的表演艺术,富寿省的春歌融合了歌唱、舞蹈、击鼓和拍手等多种元素。春歌与雄王崇拜密切相关,而雄王崇拜又源于越南人民的祖先崇拜习俗。
守护者和传道者组成了四个Xoan公会,其中男女首领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保存歌曲、挑选弟子、教授演唱风格和曲目,以及组织练习。他们还积极地在Xoan公会和俱乐部中推广和教授Xoan歌唱。
作为一种社区表演艺术,春歌有助于增进文化理解、社区凝聚力和相互尊重。越南音乐学院已收集了31首春歌,并在一些艺术家的努力下,成立了许多春歌协会。目前共有33个春歌俱乐部在运作,并定期举办工作坊以普及春歌知识。
经验丰富的工匠们通过口头传承,结合乐谱、音频和视频录像,教授哈特舒安音乐。他们也向俱乐部成员和学校的音乐教师传授哈特舒安音乐,这些教师再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其他俱乐部成员和学生。
根据《2016年越南富寿市春歌现状国家定期报告》的结果以及对遗产保护计划实施情况的评估,《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政府间委员会得出结论,由于以下原因,富寿市春歌遗产不再符合《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项或多项标准:
![]() |
| Xoan歌唱是一种社区表演艺术形式。 |
这份现状报告表明,自2011年被列入《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由于当地社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倭安歌唱已显著恢复活力,不再需要紧急保护。例如,2009年,四个倭安歌唱协会约有100名歌手和乐手,他们偶尔会进行表演,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年龄在60岁以上。如今,这些协会拥有近200名成员,平均年龄为35岁。
2009年,在31位最年长的工匠(年龄在80岁至104岁之间)中,只有7位能够表演和教授古老的哈特舒安(Hat Xoan)曲目。如今,已有62位接班人接受培训,并完全具备教授哈特舒安曲目的能力。参与的年轻人数量正在迅速增长。通过与国家可持续发展项目合作,可以取得更好的保护效果。然而,一些挑战依然存在,例如表演形式趋于同质化的威胁;年轻人为了工作和学习仍然会离开工艺村,从而失去练习的机会。
越南总理批准的春歌保护与推广项目自2013年起实施,并将持续到2020年,在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下,为保护和复兴这一文化遗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措施包括春歌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恢复传承文化所需的空间、收集并出版相关文献资料用于教育目的以及在学校推广春歌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四个春歌传承人协会为春歌的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知识和持续实践为这一艺术形式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 华娑音乐协会、社群、从业者和相关组织积极参与了国家定期报告的编写工作,热情地参与了访谈、讨论和研讨会。此外,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在社群的参与下,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了广泛的清点,并每年更新信息。越南国家音乐学院下属的越南音乐学研究所也对华娑音乐进行了系统的清点工作。
鉴于上述原因,政府间委员会注意到越南提议将越南富寿的春歌从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移除。
这是政府间委员会首次决定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移除,并将其移送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委员会将根据此前审议越南提出的这项提案所积累的经验,继续讨论相关指导原则草案,并制定明确的程序,以规范从名录中移除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一个名录移送至另一个名录的过程。
据VOV报道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