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歌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移除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8日10时52分(越南时间8时52分),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二届会议上,富寿春歌谣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除名。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春歌是富寿省的一种表演艺术遗产,融合了歌唱、舞蹈、击鼓和拍手等元素。春歌与雄王崇拜息息相关,雄王崇拜源于越南民族的祖先崇拜。
保管者和练习者组成了四个Xoan行会,其中男女大师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他们保存歌曲、选拔弟子、教授唱腔和曲目,并组织练习。他们还在Xoan行会和俱乐部中积极推广和教授Xoan歌唱。
作为一种社区表演艺术,春歌能够促进文化理解、社区凝聚力和相互尊重。越南音乐学院已收集了31首春歌歌曲,并且在一些艺术家的努力下,许多春歌协会也应运而生。目前,共有33个春歌俱乐部在运营,并举办各种工作坊来推广春歌知识。
经验丰富的工匠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结合乐谱、录音和录像,教授春歌。他们还向俱乐部成员和学校的音乐老师教授春歌,而这些老师又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其他俱乐部成员和学生。
根据越南富寿省春歌现状国家定期报告(2016年)结果及遗产保护计划实施情况评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政府间委员会得出结论,富寿省春歌遗产不再符合《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项或多项标准,原因如下:
![]() |
春歌是一种社区表演艺术。 |
- 现状报告显示,春歌已不再需要紧急保护,因为自2011年春歌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当地社区和政府的近期努力已显著恢复了其活力。例如,2009年,春歌的四个行会约有100名歌手和乐师以临时身份活跃,其中超过一半年龄超过60岁。如今,这些行会拥有近200名成员,平均年龄为35岁。
2009年,31位最年长的工匠(年龄在80岁至104岁之间)中,只有7人能够表演和教授古老的Xoan剧目。如今,共有62名传承人接受了培训,并具备教授Xoan剧目所需的全部能力。参与的年轻人数量正在迅速增长。通过与国家可持续发展项目合作,可以取得更好的保护成果。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例如表演同质化的威胁;年轻人仍然离开手工艺村去寻找工作和学习,从而失去了实践的机会。
- 越南总理批准的保护和推广春歌项目自2013年起实施,并将持续到2020年。该项目在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下,对春歌的保护和修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护措施涵盖春歌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修复遗产实践所需的场地、收集实践中的文献资料并出版用于教育,以及在学校推广春歌。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四个春歌从业者协会为春歌的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知识和持续的实践为春歌艺术形式的复兴做出了贡献。
- 春歌各行会、社区、从业者及相关组织积极参与国家定期报告的编写,热情参与访谈、讨论和研讨会。此外,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在社区参与下,春歌遗产已进行了广泛的清查,并每年更新信息。越南国家音乐学院下属的越南音乐学研究所也对春歌进行了系统的清查。
基于上述原因,政府间委员会注意到越南关于将越南富寿省春歌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移除的建议。
这是政府间委员会首次决定将一项遗产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移除,并将其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委员会将借鉴审议越南提案的经验,继续讨论指导方针草案,并制定明确的程序,用于从名录中移除遗产以及将遗产从一个名录转入另一个名录。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