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回家

June 27, 2015 09:58

(Baonghean)- 由公安部与省妇女联合会协调在第6监狱举办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回归之梦”已成为一项年度活动,成为传递犯错者良好讯息的论坛,从而点亮改革之梦......

身着囚服的武氏翘清(Vo Thi Kieu Thanh,1982年出生)作为2014年六号监狱三分营优秀改造犯代表,受邀登上舞台。她出生并成长于荣市黎利坊四号楼,那里被认为是社会弊病的“热点”。不久,她因贩毒而触犯法律。2008年底,她因“非法买卖毒品”罪名被捕、起诉,并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迄今为止,她已服刑近一半。

这足以让这位女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心重建生活。Thanh 吐露心声:“刚进营地的时候,我震惊了,失去了平衡,感到无助。幸好有官员鼓励和引导我,否则我早就放弃一切了。” 看着Thanh泪眼婆娑的双眼,我们明白了她渴望回归的强烈愿望:“我只希望回去后,大家能接纳我,帮助我,让我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来维持生计。我也希望我的父母和女儿能原谅我,成为我坚实的后盾,帮助我融入社会,成为一个有用的公民。”

Các thành viên trong buổi giao lưu “Ước mơ ngày trở về”.
会员们在“回家的梦想”交流环节。

当女犯魏氏贤拿起麦克风,擦着眼角的时候,交流节目的舞台仿佛落了下来。操着一口典型的泰国乡土口音的魏氏贤说道:“我出生在桂风县芒诺乡那尼村。家里很穷,魏氏贤很早就结婚了,分别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生了3个孩子。正当魏氏贤忙着在田里抚养孩子的时候,毒品风波袭来,魏氏贤的丈夫因卷入一起白人谋杀案被捕。魏氏贤提出离婚,独自一人抚养3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在魏氏贤的村子里,那时候买卖毒品就像买糖果一样容易。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魏氏贤也走上了这条罪恶的道路,2012年她被捕,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

在集中营的两年半里,孩子们一直由祖母照顾。一个多月前,祖母带着三个孩子来探望。在狱中相见,看着黑黝黝的孩子们,Hien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只能握着每个孩子的手,叮嘱他们要乖乖学习,等妈妈回来,千万不要像他们的父母一样跌倒。她说,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会积极工作,学一门手艺,争取早日回去。“每天晚上我都告诉自己,回去后,一定要努力弥补这段时间失去的,履行一个母亲的义务。但我不知道我的家人和亲戚是否会原谅我,同情我犯下的错误?”Hien的坦白让狱中许多女囚陷入沉思,许多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目前,公安部第六监狱有超过4000名服刑囚犯。近年来,第六监狱定期举办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激发囚犯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逐步重建生活的决心和努力。每个项目都针对特定的囚犯群体。如果说2013年的“点亮康复梦想”项目是由乂安省青年联盟联合举办的,针对的是年轻囚犯,那么“回归梦想”项目则针对的是女性囚犯。

交流会上,越南妇联中央副主席阮氏雪女士肯定道:“这为犯下过错的母亲、妻子和子女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向挚爱的家人倾诉心中的想法和感受,并向那些放下偏见和歧视,愿意伸出援手,支持她们走上改过自新的道路的人们表达感激之情。这也被视为越南妇联与地方公安机关、各级机关以及家庭和社区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服刑人员早日稳定生活,防止再次犯罪;为女服刑人员在刑满后走上艰难道路时,如何与社区建立联系、主动寻求组织帮助、寻求各级机关的帮助提供具体建议……”

从事囚犯改造工作20多年的第六监狱监狱长阮越焕上校坦言,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梦想和抱负。有了梦想,才有奋斗的目标。对于那些不幸触犯法律、被关押的囚犯来说,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早日与家人亲人团聚,融入社会。如果他们懂得努力工作、好好改造,享受党和国家的宽容,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路就会更近。囚犯们真的需要社会的包容和帮助。“像‘回归梦想’这样的交流项目需要进一步推广,让社会更全面地看待、理解和同情他们的错误,消除偏见,携手帮助囚犯完成刑期,早日回归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阮越焕上校坦言。

文章和照片:明权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梦想回家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