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边境乡村长者的作用
(Baonghean)-为了对维护边界和地标、建设和美化越老友谊与团结作出贡献,近年来,桂风县采取了许多好的方式,特别是发挥知名人士和典型人物在宣传和动员人民中的作用......
![]() |
Pa Khom 村的先锋干部和村里的长老、族长们正在宣传并动员人们不要非法移民。 |
帕空是桂风县三乐乡十个蒙族村庄之一。许多年前,由于饥饿和贫困,帕空族人听从坏人的劝告,卖掉了房屋,放弃了土地和村庄,流落到老挝,希望在新的土地上发财致富。后来,由于邻国的生活条件不好,帕空蒙族人又回到了老家。
如同迷途的鹿、狍子归故里,村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悲的是,所有的菜园、房屋都被卖掉了,村民们一无所有,不知如何重建生活。当时,幸运的是,在党和各机关、组织、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帕空村得以重建。那是2008年……帕空村托族著名代表、村长托楚豪回忆道。蒙族人天性勤劳,在干部们的带领下,他们找到了光明的谋生之路,生活才逐渐稳定下来。全村近百户人家,很多村民通过种田、种水稻、种旱稻、养牲畜,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比较典型的是Tho Giong Nu先生家饲养了80多头水牛和奶牛,Tho No Po先生家饲养了65头水牛和奶牛。全村有39户农户采用苦竹种植模式,通过有效培育和保护苦竹,每年可创收1000万至1500万越南盾。其他许多种植桃树的农户也取得了类似的效果。
今天,我们跟随越南祖国阵线副主席郎孟雄先生来到巴空,看到了一片祥和的景象:大人们都去森林里干活了,家里只有孩子们玩耍,老人们在火堆旁和睦相处。家家户户的炉子都冒着烟,炉子上挂着一个大铸铁锅。据桂风县官员介绍:“辨别人们是还住在家里还是已经搬走的标志就是那口铸铁锅。按照苗族人的观念,锅是最宝贵的财富……如今的巴空已经有很多改善,但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混乱。”
郎孟雄先生说:2013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期间,Pa Khom 有17户家庭、138人想要离开这里,迁移到桂丰县光丰乡的Nhot Huoi Ton地区。原因是Nhot Huoi Ton地区位于Pu Huong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有许多可以开垦的肥沃土地、可以狩猎的古老森林,而且远离光丰乡的管理范围。值得注意的是,想要迁移到这里建立新村的17户家庭都是富裕家庭,拥有双季稻田,不缺食物。了解到这些意愿,Tri Le乡和桂丰县来到这里进行宣传、动员和分析,让人们看到利弊,并彻底了解保护区的土地。
只有边境安宁,内地才能发展。鉴于巴空村仍然存在的问题,2014年2月中旬,桂风县党委和祖国阵线委员会开展了一项调查,并实施了“发挥村长、村长和模范威信的作用,动员蒙族人民不非法迁移、不重新种植罂粟,稳定生活,发展经济,消除饥饿,减少巴空村贫困”的模式。具体做法是:县、乡干部到村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向族群中的老人和威信宣讲党、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方针。老人和威信了解后,会转达给族群中的子孙后代。按照蒙族的习俗,老人讲话,每个人都必须听。在此基础上,县祖国阵线常务委员会任命了Tho家族著名代表Tho Zhu Ho先生、Va家族著名代表Va Chia Nenh先生、Ly家族族长Ly Lia Cha先生、Tho家族著名代表Tho No Po先生、Va家族族长Va Dua Lau先生为模范执行委员会成员。
初步取得成效,县乡祖国阵线的优秀干部发挥了带头作用和责任,带动族人切实履行《国家边界法》、《毒品预防控制法》、《婚姻家庭法》等法律法规,稳定了他们的生活。巴空村瓦杜阿劳先生高兴地夸耀道:“这些话很有道理,也很感人,这17户人家听了,安心在巴空安居乐业。” 近期,李氏和瓦氏两族族长成功调解了李赛登先生家和瓦巴丘先生家之间的土地纠纷。
在两位族长和族内有威望的人本着兄弟邻里情谊的精神劝说下,“一碗米洒出去,永远不会像当初那样满”,邓先生的家人将那块地归还给了高先生的家人;瓦巴高先生得到了一些物质上的回报,并得到了李赛登先生的感谢。纠纷最终和平友好地解决了……未来,随着国家继续投资种植动植物品种,为人们创造土地,开垦土地,种植两季水稻,以及模范执行委员会的有效工作,巴空村必将更加稳定,更加繁荣。
事实上,在偏远且条件极其艰苦的桂峰山区,类似巴空县事件的事件并不少见。当地居民仍然保留着一些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农耕习惯。少数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匮乏,尤其是在四个边境乡,这严重影响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贯彻落实。自那时起,该地区73公里长的边境地区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非法移民、鸦片种植、持有和贩卖毒品、非法传教等等。
2008年,从老挝遣返的苗族人有113户,近1000人。这些群体在离开时卖掉了所有的田地和花园,现在他们没有房子,也没有土地可以生产。为了帮助这些家庭,祖国阵线协调边防站519小组,通过知名代表和部族领袖,深入10个苗族村庄的每一户人家,鼓励人们欢迎遣返人员,同时动员他们放弃建房土地、生产土地,并帮助人们建造房屋数百个工作日,捐赠数百公斤大米以帮助人们。到目前为止,在国家的支持下,遣返家庭的生活已经稳定下来——桂风县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卢文宝先生说。
去年,县祖国阵线委员会与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以及辖区内3个边防哨所密切配合,有效落实政府总理关于发挥少数民族杰出人士在建国卫国事业中作用的第06/2008号指示。县祖国阵线委员会已吸纳191名村长、族长和社区杰出人士参与;在与杰出人士建立感情的基础上,祖国阵线委员会对族长们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以便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子孙后代。在通过族长们的宣传普及知识的同时,祖国阵线委员会积极提高对各类犯罪的警惕性,动员各户、族长们宣誓不违法,如不自由迁徙、不种植鸦片、不贩卖毒品,严格遵守边境法规和规章;大力发展劳务生产、畜牧养殖,复制经济发展模式,为家庭创造收入,消除饥饿,减少贫困。结果表明,在村长、族长、威望人士的协调推动下,化解了该地区多起爆炸事件,为稳定边境安全做出了贡献……
桂峰县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卢文宝表示:“得益于会晒二村土族族长提供的情报,当局迅速驱逐了居住在清化省上春县的40岁苗族男子贾巴登(Gia Ba Denh)。此人来申请移民,有非法传教的迹象。祖国阵线发挥芒龙村、南多村和巴空村李族、土族和瓦族族长以及村长的作用,成功说服一些家庭放弃在县内自由迁移到广峰乡和行善乡的意愿。到目前为止,在治乐乡,自由迁移的情况已不再发生……
与苗族人民一道,泰族、克木族等其他民族的杰出人士也定期协调,动员子女推动落后生产方式转型,注重卫生保健,搞好教育工作。特别是通守乡和同文乡的杰出长者们率先垂范,积极响应号召,动员1400户子女、亲属和村民及时迁往新的安置区,防止华纳水电站水灾的发生。此外,长者们还积极鼓励子女参与巡逻和保护边界及地标,维护越老边境各部族、各民族、各村庄之间的团结。
特别是去年,在各位知名人士的推动下,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协调举办了老挝华潘省三西县万潘镇南西村与通秋乡芒彼村、老挝华潘省芒关县潘通镇登丁村结对仪式。这一友好关系意义非凡,为两国人民走亲访友、互通货物创造了条件。通过这一机制,我们与友好国家保持着定期的信息交流,及时妥善地解决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问题……“国家兴盛,靠老人们建设。国家存在,靠老人们的帮助。国家亡,老人们拯救。国家垮,老人们扶持。” ——也许桂峰村的村长、族长和有威望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值得敬爱的胡伯伯的教诲。他们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巩固和加强人民对党的领导的信任作出了重要贡献。
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