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Baonghean)-“粮食安全永远是国家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世界政治动荡频繁、气候变化问题复杂、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和流行病的背景下”,这是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在2020年3月中旬举行的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项目实施十年总结会议上肯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总理的讲话是在全国2020年冬春稻米丰收的背景下发表的。据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的数据,到本季稻米产量将达到约2010万吨。其中,北部省份的产量将达到约690万吨,南部省份的产量将达到1320万吨。
![]() |
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主持召开全国视频会议,总结“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项目”实施十年成果。图片来源:越通社 |
然而,事实上,粮食安全项目(FSP)总结会议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举行的,这场疫情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2020年4月初,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近120万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近6.5万人死亡。截至4月5日,越南累计确诊病例241例,其中90例治愈。越南还在全国各省市对8万多人实施了隔离。
疫情的现实是,它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导致社会生活各领域陷入僵局和停滞,一切生产活动被迫停止,以集中精力抗击疫情,这给世界各国带来了粮食安全问题。
预计需求将增加,而供应将变得有限。多年来,越南一直保持着世界三大大米出口国之一的地位。然而,在新冠疫情严重蔓延且结局不明朗的背景下,总理阮春福表示,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首先必须确保国内1亿人口有足够的粮食。在疫情背景下,稳定粮食、食品和人民生活是党和国家的责任。
“非农不稳定这句话现在仍然非常正确,新的形势下我们还需要继续贯彻落实。”
![]() |
稳定稻米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是当前首要任务。图片:海王 |
总理进一步强调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指出,2020年3月初,一人感染新冠肺炎后,食品市场立即陷入混乱,人们争相抢购和囤积食品。总理强调,尽管当前形势特殊,但越南并不缺乏为1亿人提供食品、食品原料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即使在疫情高峰期,政府也指示商店和食品配送企业每天营业至晚上11点。
对2009年8月5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至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项目第53-KL/TW号结论实施十年评估显示,2009-2019年期间,大米产量从3917万吨增至4340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从497公斤/年增至525公斤/年,使越南进入该指标前六位的国家之列,越南在保障其他国家粮食安全(ANLT)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越南农业生产的现实也表明,我国是世界最大稻米出口国,但在113个稻米出口国中,ANLT仅排名第57位。农业生产者的生活依然贫困,许多地方仍有家庭面临饥饿。此外,土地利用规划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基础设施与科技发展不同步;农业劳动力充裕但素质较低;针对农民、地方和稻米生产和贸易企业的政策仍存在一些缺陷;食品流通和出口体系存在一些局限性;平衡人民的营养需求、健康和长寿仍面临诸多困难……
![]() |
Quynh Di(黄迈镇)的农民正在收割水稻。照片:Thanh Yen |
就此问题,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经济部部长阮文平表示:“民以食为天,方能立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然而,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置于总体发展、与其他领域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越南的目标是到2045年成为现代化发达国家。
此外,农业必须放在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来考虑。各级、各部门、各地方都要研究重新规划、调整农业结构,每个地区都要根据各自农产品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适度发展。如何才能让农民参与农业生产获得30%的利润?
但无论如何转变,首要条件是保持水稻主产区的稳定,同时提高耕作效率。这个问题需要科学家、各级主管部门、企业和农民自身的共同参与。
![]() |
南丹农民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照片:海王 |
越南落实越共十届中央委员会关于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26-NQ/TW号决议十余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政府总理阮春福表示,为在新时期继续落实26号决议,首先要集中精力调整农业结构,使农产品出口率每年增长9-10%。需要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评估人力资源,制定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案。此外,还需解决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固定每年的水稻种植面积,而不是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必须将农业生产纳入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之中;将农业意识从社会保障转向满足营养需求,从而为提高越南人民的健康和体格做出贡献”,总理强调。
在义安省,经过10年的贯彻落实政治局第53-KL/TW号决议和政府第63/NQ-CP号决议,人均粮食产量从2008年的397公斤增加到2018年的417公斤以上,2018年农村人均收入比2008年增加2.7倍(2840万越盾/765万越盾);贫困户和近贫户比例从2008年的28.89%迅速下降到2018年的5.54%,没有饥饿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