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12年多后终于尘埃落定
(Baonghean.vn)——在奥地利维也纳,经过18天的马拉松式谈判,伊朗与“六国加一”(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和德国)终于就伊朗备受争议的核计划达成最终协议。就这样,在就伊朗核设施核查范围、解除对伊制裁的进展等最棘手的问题通宵达旦地谈判之后,在短短两周多的时间里,在错过四个最后期限后,双方谈判人员终于取得了国际社会翘首以盼12年多的成果。
![]() |
艰难的谈判
继4月初在瑞士洛桑达成框架协议后,伊朗与六国集团在瑞士维也纳进入最后一轮谈判,决心在6月30日前就伊朗核问题达成最终协议。此前,双方谈判代表均表示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协议内容已完成90%。然而,剩余的10%才是各方在谈判桌上激烈争论的难题,其中包括对伊朗核设施的检查以及西方解除对伊朗制裁的进展。
在核查方面,六国加一要求进入任何疑似秘密核设施,包括伊朗的军事设施。然而,伊朗坚决拒绝了这一要求,认为西方可能以核查为借口监视伊朗的军事活动。在解除制裁方面,伊朗要求解除联合国安理会的武器禁运,称此事与其核计划无关。然而,由于担心地区军备竞赛,西方不太可能接受这一要求。因此,尽管谈判人员通宵达旦地开会,但还是错过了6月30日的最后期限,随后又设定了一系列新的最后期限:7月7日、7月10日和7月13日。
7月13日的谈判被认为是最艰难的一次,持续了近18个小时,展现了伊朗和西方为达成最终协议所付出的决心和不懈努力。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表达了美方立场:谈判拖延不可接受,各方需要做出决定:要么完成谈判,要么接受失败,让伊朗核问题回到最初的起点。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费代丽卡·莫格里尼也确认:现在是各方说“是”或“否”的时候了。幸运的是,答案“是”在7月14日到来。尽管协议细节尚未具体公布,但分析人士表示,各方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确保了伊朗和西方达成一项“双赢”的协议。
根据该协议,美国、欧盟和联合国实施的制裁将被解除,条件是伊朗同意长期限制其核计划。西方怀疑伊朗核计划旨在制造核弹。如果伊朗违反制裁,部分制裁可在65天内重新实施。联合国武器禁运将持续五年,导弹技术采购禁令将持续八年。至于联合国核查人员的准入问题,该协议表示,并不一定要求在任何时候进行核查。
如果获得批准,核查可能会被推迟——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条件将给予伊朗足够的时间来处理不遵守协议的迹象。这被认为是伊朗立场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此前,伊朗高层领导人和谈判代表曾坚决表示,伊朗绝不会允许核查人员进入此类敏感地点。伊朗和六国集团克服了这两个“障碍”,带来了世界期待已久的结果——自2003年伊朗同意与六国集团坐到谈判桌前以来,这一结果已持续了12年多。
褒贬不一的反应
7月14日在奥地利维也纳达成的历史性协议,被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和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视为一项重大外交政策胜利。谈判小组传回消息数小时后,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表示,该协议为伊朗“开辟了新天地”,因为“一场不必要的危机”已得到解决。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时表示,伊朗不再有机会拥有核武器,该协议表明美国的外交政策能够带来“真正且有意义的改变”。
在同一讲话中,奥巴马警告美国国会,他将动用否决权,阻止任何阻碍该协议执行的企图。专家认为,解决伊朗核问题——当代国际史上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将成为奥巴马总统任期的一大亮点。因此,奥巴马的这一强硬表态绝非儿戏,尽管根据规定,美国国会将有60天时间审议并批准与伊朗的协议。
美国、伊朗、欧洲以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都对伊朗核问题历史性协议表示欢迎。但这绝不是竭尽全力阻止该协议的国家——以色列——的态度。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称与伊朗达成的协议是“世界的历史性错误”,而以色列副外长齐皮·霍托维利则表示:“该协议是西方向伊朗领导的邪恶轴心的历史性投降”。与以色列站在一起的还有该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一直担心伊朗在与六国+1达成协议后的地位会有所提升。
显然,制裁解除后,伊朗将走向鲁哈尼领导人所说的“新天地”,在那里,伊朗可以深度融入地区和全球经济政治空间,并在解决也门或叙利亚危机等地区和国际问题中发挥作用。维也纳协议对中东政治局势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上,也体现在争夺该地区影响力的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大国之间的相互影响上。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对战略要地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伊朗必将成为所有大国都想抓住的目标,它们都想利用伊朗的新地位来服务于自己在该地区的战略意图。
当然,所有关于伊朗核协议将给地区和世界局势带来积极影响的预测,只有各方认真履行承诺,才能成为现实。在全球热点问题上,协议签署后又被撕毁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舆论普遍期待7月14日之后的进程能够顺利,为这场旷日持久的“伊朗核”闹剧画上句号。
水玉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