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仍然保留着涂黑牙齿习俗的地方
(Baonghean.vn) - 作为越南首批获得文化称号的村庄之一,邦村仍然保留着传统之美,包括涂黑牙齿的习俗。
![]() |
清山乡(Anh Son)奉村的泰族人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棚屋。图片:Cong Khang |
从Cay Chanh路口——Con河与Ca河(Lam河)汇合的地方——沿着崎岖的道路进入Thanh Son山谷(Anh Son)。从乡中心出发,穿过Con河上的吊桥,桥的另一边就是Bong村。通往村庄的道路两旁,棕榈树和古老的吊脚楼掩映在树影中。门廊前,老人们坐着嚼着槟榔,背着孙辈,双手灵巧地转动着纺车和梭子。
我们来到一位头脑依然清醒的老人——颜文天先生(年逾八十)的家,听他讲述他的村庄。他的祖父母曾说,奉村是一百年前形成的。当时,村民生活贫困,粮食歉收,政府强迫他们缴纳高额税赋。来自全国各地的泰国人纷纷迁徙,希望找到肥沃的土地来劳作和生活。
来自富贵地区的泰族人沿着昆河顺流而下,来自富祥地区的泰族人则沿着拉姆河,转向凯政河的交汇处,寻找定居之地,建立村庄。他们选择在左岸的高地上建造房屋,寻找谋生之道。从那时起,各个部族始终团结一致,紧密团结,共同对抗野兽,抵御自然的侵蚀,克服风风雨雨,最终建立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村庄。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邦村被泰国文化和信息部认定为“文化村”,是该省乃至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村落之一。近20年来,邦村的泰国人民始终为自己的村庄感到自豪,并时刻铭记着这些荣誉的传承。
![]() |
泰国人传统的织锦工艺至今仍在邦村保留。图片:Cong Khang |
几年前,由于人口增长压力,为了方便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邦村被公社划分为两个小村(6村和8村)。目前两个小村的总户数超过200户,实际上只是行政上的划分,而文化生活和人际关系依然保留。
参观64岁的罗氏常(Lo Thi Thuong)女士的家——村里的织锦小组正在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村里的织锦小组有10个人,大多数都超过60岁,他们技艺精湛,热爱传统织锦,渴望将这门手艺传承给子孙后代。
时值岁末,农事渐少,又到了结婚旺季和新年假期,传统的织锦制品也开始“热销”。每逢这些节日,女人们总少不了新衣服、新围巾、新包包,向远近亲朋好友“炫耀”一番。更何况,按照习俗,泰国新娘要带上各种传统服饰、毛毯、床垫等作为嫁妆,才能回夫家。
![]() |
邦族村民的织锦制品依然保留着传统图案,并充满着他们的特色。图片:Cong Khang |
因此,需求不断增加,女性无法胜任。Thuong女士说:“编织很适合老年人,它传承了传统文化,还能提供收入来维持日常开支,所以大家都很开心,也很兴奋。”
从常夫人家出来,我们来到了罗氏香夫人(近八十岁)的家。当地人亲切地称她为“美香”,她以能歌善舞而闻名。她唱的是泰国独特的民歌。在高脚屋里,在古老的村落空间中,歌声回荡着朴素深沉却又不失优雅流畅的旋律,表达了一位热爱生活的泰国女性的热情灵魂。
来到奉村,我们还欣赏了梁氏泰女士家珍藏的一套古锣,据说这套锣从村子建立之初就流传下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其他地区的古董收藏家纷纷前来,高价归还这套锣,但她却拒绝出售。因为她觉得,无论她有多少钱,最终都会花光,而且一旦卖掉,就再也找不到了,这会让她的祖先和子孙后代蒙羞。
![]() |
邦村的大多数老年妇女都有乌黑的牙齿。咀嚼槟榔和染黑牙齿的习俗至今仍保留着。通常,妇女到了中年,就会染牙,让自己拥有美丽、坚固、乌黑的牙齿,而且很少出现蛀牙。图片:Cong Khang |
特别的是,我们遇到的邦村老年妇女大多牙齿乌黑。据老人们说,嚼槟榔、染黑牙齿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仍保留着。通常,妇女到了中年,就会染牙,让自己的牙齿乌黑亮丽、坚固耐用,很少出现蛀牙。
离开康河下游的泰国村落,我们脑海中依然浮现出那古老的空间:长满青苔的吊脚楼、色彩斑斓的织锦、叮咚作响的梭子声、香夫人激昂而流畅的鼓声,以及邦村妇女们乌黑的牙齿。
孔康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