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芋头之都”

DNUM_BIZBCZCABB 16:13

(Baonghean.vn)每逢这个节日,前往边境山区奇山县的游客大多会从低地带回一些芋头自食或作为礼物。由于此时正是芋头丰收的季节,芋头的口感最为鲜美,淀粉含量也最高。

在贯穿芒县镇的7A国道沿线,这种山芋的销量相当不错,每公斤售价约为1万越南盾。如果我们有机会沿着公路前往村庄,经常会看到蒙族和高穆族妇女背着沉重的芋头从田里运回家,或者运到芒县地区出售。

在奇山,芋头主要种植在会图乡、芒隆乡、杜梅乡、纳诺乡和西山乡。这些地区是高山地区,是蒙族聚居的地方。这意味着这里的芋头喜欢高海拔、凉爽的气候,当然还有适宜的土壤条件。年末时分,天气严寒刺骨,但我们仍然决心骑着摩托车翻越约15公里的山口,前往奇山芋头“产地”之一的西山乡。途中,我们不得不穿过浓雾弥漫的山峰和山谷,白云缭绕。我突然想到,难道这里的芋头也喜欢在云雾中生长?



会江一村村民喜获芋头丰收
西山乡(Ky Son)

时近中午,西山的山野依然笼罩在白云雾缭绕之中。当我们问起芋头的种植、收获和食用情况时,公社党委书记武崇迪先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芋头:“我们这里大部分家庭种植芋头是为了食用,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芋头的种植难度很大,必须选择良田,往往需要砍伐老树林,或者在地上覆盖稻草或绿肥,等腐烂后再种植。这样,芋头的块茎才会个头大、富含淀粉,味道鲜美。如果施肥,无论是有机肥还是化肥,芋头虽然个头大,但吃起来却只有纤维,淀粉很少。这样,8个月的种植、施肥和收获就白费了。”我突然想到,这种植物真是奇怪,为什么它在吸收了粪肥和化肥的养分后就失去了本性,而其他农作物大多产量很高呢?

是不是世世代代,芋头都与古老的森林、土壤和空气紧密相连,不需要任何其他的营养来源?这突然让我想到,这里人们的淳朴、淳朴和正直,他们常年依恋着群山和云雾。当我们问起全乡芋头的总面积时,武崇迪先生说:“说实话,要准确统计面积是不可能的,因为每家每户都种,有的种一点,有的种很多,有的种近,有的种远。我们只知道6/6个村种植芋头,其中最多的是会江1村和鲁城村。”

在一位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穿过几片树林,翻越几座山坡,终于在会江一村找到了一户人家的芋田。这块芋田的主人是穆依夏女士,这位苗族妇女双手灵巧地用铲子挖起每一棵芋头,然后把一颗颗圆圆的芋头捡起来放进篮子里。这块芋田面积约500平方米,位于一片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稻草的广阔稻田的一角。夏女士说:“我们家的田主要种水稻,每到收割季节,我们都会把稻草堆在角落里,等待下一季的芋头长大。我们种的芋头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没有多少拿到芒县去卖。”

中午时分,雾气渐渐散去,田里的人们纷纷返乡,我们来到会江一村村长武忠通先生家。武忠通先生热情地用一锅刚煮好的芋头招待客人,芋头在他手里热腾腾地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来自低地的客人感到心旷神怡。在寒冷的山林中,刚刚经历了一段劳累的旅程,吃上一口热腾腾的芋头,我们感到温暖又健康,同时,远处泥土和森林的气息交织在一起,散发着淀粉的甜味。

董先生慷慨地说道:“我刚学会看东西的时候,在家门口的角落里看到了芋头。后来我问了父母和祖父母,他们也这么说。世世代代,芋头一直陪伴着蒙族人,是他们必不可少的食物。每当家里的稻米用完,芋头就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每逢歉收季节,芋头就成了家家户户的主要粮食来源。近年来,虽然在歉收季节,人们得到了国家发放的大米救济,但没有人放弃种植芋头。”听说有来自低地的客人,董太太就做了芋头汤招待他们。芋头去皮、洗净、切碎,与蒙族白菜和少许猪骨一起煮。此时,在品尝煮熟的芋头的同时,嗅觉和味觉也无法忽视蒙族妇女亲手制作的芋头汤那诱人的滋味。芋头的坚果味,肉类的肥美味,高丽菜的清甜滋味,各种味道融合在一起,成就了芋头汤独特的风味。

在武宗通先生家享用完芋头骨头汤后,我们继续前往鲁清村。从公社中心到鲁清村的路是一条沿着山坡崎岖不平的土路,下有深渊,上有巍峨的山峰。如果你没有在林间小路上骑摩托车的经验,难免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不得不停下来。

来到木赛先生家,我们细细地讲述了这次“芋都”之旅。先生立即说道:“记者吃过芋头煮的芋头和芋头骨汤了,现在我请您吃芋头。”说完,木赛先生吩咐妻子放下舂米,准备把芋头盛给客人。这位苗族妇女走到屋角,挑了一些小芋头,洗净,放进锅里,然后放在炉子上。高地人的锅是用挖空的树干做成的。看到客人对这木锅如此关注,先生便解释说:“为了保留糯米和芋头的鲜味,这里的人都用木锅,不像低地人那样用铝锅。”

聊了一会儿,炉子上的锅里飘出了香味。柯太太把锅从炉子上端下来,把芋头平铺在一个大篮子里。柯先生立刻说道:“开始吧,芋头要趁热吃才过瘾。”他手里拿着刚装好锅的芋头,一边赞叹,一边剥开了锅盖。它的香气和基本口感,和这种芋头煮熟时的味道很像。但吃过之后,食客们很容易就能感觉到,装好锅的芋头口感更劲道,香味也更持久。

太阳即将落入鲁城村前的山脉,我们告别主人,准备离开。木赛先生温柔地说:“天快黑了,回不去了,路上雾气弥漫,很危险。今晚就在这里过夜吧,今晚我们做炸芋头。”主人一说,客人们都推辞不去。不一会儿,主人夫妇选了一些大芋头,洗净去皮,切成薄片。炉子上放着一口盛满油脂的大锅。油烧开后,木赛太太把切好的芋头一个个放进去,然后坐在那里,认真地翻动着。一股浓郁的油香味从炉子里飘出来。饭菜上桌了,除了其他菜品外,还有一大盘炸芋头。木赛先生拿出一瓶酒,说道:“这道菜一定要配酒享用。”的确,在边境高原寒冷的冬夜,没有什么比用葡萄酒搭配酥脆的炸芋头更惬意的了,因为芋头的油脂和酵母的温热口感能驱散天地间的寒意。柯先生补充道:“这道菜在蒙古族人中很受欢迎,因为它能保暖。” 这顿饭一直持续到深夜,主人和客人都已酩酊大醉。

第二天早上,尽管雾气尚未散去,我们还是决定下山前往芒县。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原省少数民族和山区厅副厅长蒙文义先生(74岁,克木族)。当蒙文义先生得知我们刚从“芋头之都”来到这里,并体验了芋头的烹饪方法后,他立即说道:“芋头在东方医学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半信半疑地上网查了一下,确实有文献证实芋头对胃痛、健脾、体虚、增强体力、肾炎、痢疾、筋骨疼痛等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然后突然想到,难道这高原边陲的人们,身体强健,能翻越隘口,趟过溪流,都是因为他们一生都离不开芋头这种既是食物又是珍贵药材的东西?

在与奇山县农业厅厅长黎公心先生交谈时,我们了解到,今年全县芋头种植面积达80-90公顷,总产量约为800-900吨。奇山县芋头种植历史悠久,最近在河内展出,引起了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芋头种植规模较小,是近年来当地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然而,由于芋头种植难度较大,该县目前没有扩大种植面积的政策。如果扩大种植面积,将会影响森林资本。


丛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关于“芋头之都”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