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裕的村子为何变成了100%贫困户的村子?
(Baonghean.vn)——Keo Nam 村(Bac Ly 边境公社)曾经是克木族的一个繁荣村庄,但现在只剩下简陋的小屋,村民们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
这里曾经有一个繁荣的 Keo Nam。
![]() |
照片中是2012年之前的Keo Nam村。该村被认为是Ky Son县Bac Ly边境乡克木族最繁荣的村庄之一。图片来源:春华 |
2012年以前,提起Keo Nam村,人们都会想到最偏远、道路穿过险峻山岭的村庄,但这里人民的生活却是Bac Ly边境公社Kho Mu社中最富足的。
当时,从北里乡中心骑摩托车到高南村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要到高南村,必须经过诺科村、高帕图村……虽然地势险峻,地势险峻,但当时地势低洼的村子里,人们仍然住在临时搭建的茅草屋里。高南村则截然不同。那时,整个高南村都建起了坚固的木屋,周围的村庄也始终保持着干净整洁。
![]() |
村里的男人和年轻人都去很远的地方打工,所以村里的孩子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图片:Xuan Hoa |
那些年,每逢有客人来高南村,当地人都会准备鸡肉和猪肉招待。因为当时高南村家家户户都种满了稻米,村里养着数不清的猪和鸡。不仅如此,每家每户都养着一群水牛和奶牛,有些家庭甚至拥有几十头水牛和奶牛。在当时,水牛和奶牛的数量也被认为是衡量高南村与其他村庄相比富裕程度的标准。
“当时我是北里二小学的校长,所以每次去高南村视察教学工作,都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虽然去高南村的路途艰辛,但当时高南村家家户户都有充足的食物和水,人们的生活总是温暖舒适。正因如此,当时高南村这所偏远的学校总是能得到当地居民的帮助,他们用木材和工作日来修缮教室。所以,在其他村庄仍然使用临时教室的情况下,高南村是一所罕见的拥有实木教室和铁皮屋顶的偏远学校。当时,高南村确实是克木族人民以及北里乡许多其他村庄的模范村。” 曾于2008年至2016年担任北里二小学校长的阮克灵老师说道。
![]() |
今日的胶南村一角。图片来源:Xuan Hoa |
也正是因为勤劳和舒适的生活,在摩托车对北里乡人民来说还是奢侈品的时代,在胶南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摩托车出行。有些家庭甚至拥有两三辆摩托车,供许多家庭成员使用。
“我从90年代起就在胶南村从事金融工作。那时候,村里只有吊脚楼和许多树木。摩托车和牛也很多,有的房子里有几十头牛和水牛,有的房子里还有昂贵的摩托车。”北里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库文龙回忆道。
乔南村不仅富裕,在那个年代,它在社会弊病方面也被认为是一个清廉的村庄。村里没有吸毒者。村里的年轻人和农民每天都会下田种稻。逢年过节,他们只会用一杯酒互相敬酒。那时候,毒品对这里的人们来说还很陌生。
迁移后遭遇挫折
![]() |
然而,自2012年底重新安置居民以来,高南村的生活每况愈下,许多家庭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茅草屋里,生活贫困。图片:春华 |
任何曾经去过高南村的人,如今重回高南村,都已无法辨认出它昔日的繁华景象。高南村新村已经迁至更靠近公社中心的位置,距离旧村骑摩托车约30分钟路程。但与过去鳞次栉比的坚固木屋景象不同,这里到处都是用竹子和茅草搭建的临时茅草屋顶。这里只有房屋,或者更准确地说,只有不到10米高的茅草屋。2门太低了,得弯腰才能进去。
至于水牛、奶牛和摩托车——这些曾经代表着胶南村财富的资产,如今却很少有人拥有。全村现在有60户人家,其中100%都是贫困户。梁富碧先生询问后得知,现在全村只有10头水牛和1头奶牛,摩托车也只有四五辆,而且都只是车架,没有完整的车身。村民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 |
胶南村目前主要居住着妇女和儿童。村里的男人和年轻人纷纷涌向广南省淘金。图片来源:春华 |
孩子们衣衫褴褛,满脸泥土。妇女们面容憔悴,皮肤黝黑,眼神疲惫,皮肤紧贴骨头。见到陌生人,妇女和孩子赶紧躲进破旧的竹屋里。
就连曾经宽敞的乔南小学,如今也破败不堪,只剩下腐烂的木板和生锈的铁皮屋顶,当年提供的桌椅也早已破旧不堪。
“以前老村子里人比较富裕的时候,学校的木板坏了,或者屋顶漏水了,家长们都会立刻出来修缮。现在搬到新村以后,大家吃饭都吃不饱,所以虽然学校已经损毁多年,但家长们也顾不上。”高南村偏远学校的老师蒙文通说道。
![]() |
梁美珊西夫人和她现在的“房产”。 图片:Xuan Hoa |
为了探寻一个曾经繁荣昌盛的模范村落为何如今会遭遇如此巨大的倒退,我们采访了北里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库文龙先生。龙先生悲伤地透露,由于老村距离乡镇中心遥远,水资源匮乏,2012年,奇山县人民委员会出台了一项政策,要求居民迁往更便利的地区。然而,由于不理解这项政策,人们以为国家会投资建设所有房屋,所以许多家庭卖掉了自己的木屋。
然而,尽管自2012年起实施人口分散政策,五年过去了,Keo Nam村目前只有一所单独的幼儿园在建。单独的小学也刚刚浇筑好石块,预计不久后就能建成。至于土地平整以及道路、供水等服务民生的福利工程,至今仍未有任何进展。
胶南村党支部书记梁普碧说,搬到新地方后,路途更加便利,而且他知道人们有钱卖房子。于是很多人涌入村里,利用人们的意识薄弱,把“白色死神”带进了村里。胶南村原本是一个没有社会弊病的村庄,现在却有13名吸毒者。卖房子的钱花光了,又被“白色死神”缠上,许多人卖掉了摩托车和水牛去吸毒。现在,村里的男人和年轻人纷纷涌向广南省淘金。他们每次回来,收获不大,损失的却是吸毒人数的上升。
“不算家里的 13 名吸毒者,工作场所吸毒者的人数尚不完全清楚。”比奇先生说。
就像梁美珊西(60岁)女士一样,她有一个儿子,但由于饥饿和吸毒,她不得不让母亲住在用竹子和茅草临时搭建的潮湿棚屋里。珊西女士的棚屋里只有一个塑料水罐、一个锅和几个碗。不仅珊西女士家,在整个胶南村,找到这样的房子并不难。
![]() |
卡特美恩一家原本生活富裕,拥有几十头水牛和奶牛,但自从搬到新村后,就陷入了贫困。照片:春华 |
或者像1980年出生的Cut Mother En女士一家,她原本是Keo Nam村的富裕家庭,拥有五七头水牛和奶牛。但现在我们见到她时,她面容憔悴,瘦骨嶙峋。她的孩子们也和Keo Nam村的很多孩子一样,面色黝黑,衣衫褴褛。原因是En女士的丈夫Cut Pho En(1984年出生)卖掉了旧村的房子,搬到新村后,染上了毒瘾,把卖房的钱都花光了,又卖掉了车和水牛。现在她只能独自一人下地种稻子养活孩子们。
胶南村何时才能摆脱贫困,恢复往日的生机?从库恩妈妈到山西妈妈,他们都只能摇头。“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希望各级政府能多关心、多爱护胶南村的人民。”——北里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库文龙先生感慨地说道。
春和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