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为何在山区复杂化?
与以往非洲猪瘟疫情不同,目前该病在义安省山区肆虐,被迫销毁的病猪数量比低地地区高出许多倍。
区域差异
据义安省畜牧兽医局报告,截至2024年10月底,该省16个县市共发生60多起非洲猪瘟疫情,疫情持续时间均未超过21天。已销毁生猪4000多头,总重量超过210吨。此次疫情形势严峻,尤其是在近期洪灾之后。今年以来,全省已销毁生猪7600多头,总重量近400吨。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本次疫情期间(2024年8月至10月),山区与低地地区的发病猪只数量及销毁总重量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安山县是目前全省疫情最复杂的地区,共发生12起疫情,销毁生猪1700余头,总重量94余吨。其次是祥阳县,虽然只有4个乡发生4起疫情,但销毁生猪1000余头,总重量46余吨。归合县和桂风县共发生7起疫情,销毁生猪800余头,总重量30余吨。此外,祺山县、归州县、新祺县等县也发生了疫情……销毁如此大量的生猪,对高原人民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相反,在低地各县,非洲猪瘟疫情呈现减缓迹象,一些地方没有放任疫情蔓延。具体而言,安城县虽然发生10起疫情,但扑杀生猪总数仅为180头,重11吨。演州县发生3起疫情,扑杀生猪24头,重4公担。荣市琼鎏县、义禄县、南丹县共发生5起疫情,扑杀生猪25头,这4个地区扑杀生猪总重超过3吨。这些数字清楚地表明了山区和低地各县非洲猪瘟疫情的复杂性差异。
.jpg)
山区疾病防控工作不足
安那乡是祥阳县疫情较为复杂的地区之一。疫情于2024年8月底首次出现在Xieng Nua村梁文斗先生家,当时有7头猪感染。截至2024年10月底,疫情已蔓延至Xieng Nua村和Na Bon村的86户家庭,扑杀、销毁了279头猪,销毁总重量超过17吨,估计损失约10亿越南盾。

安那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魏清松先生表示:“这里的人以畜牧业为生,猪只感染并大量死亡,损失惨重。防止疫情蔓延也是该乡的首要任务。目前,该乡已设立3个疫病控制点,对病畜进行检查、隔离,并按规定销毁病死牲畜。同时,还对畜禽饲养环境进行消毒,以控制疫情蔓延。”

然而,现实防疫工作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当地部分群众对疫情危害认识不足,主观臆断,防疫工作疏忽大意,没有落实好防疫措施,例如撒石灰粉、喷洒化学药剂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等。一些村委会也未真正采取有力措施。由于地域广阔,养殖户多,牲畜数量多,参与防疫的力量薄弱,工作量大,防疫措施落实力度有限,不及时……”魏清松说。

面对非洲猪瘟疫情复杂发展态势,特别是在Tuong Duong和Anh Son等县,2024年10月中旬,省畜牧兽医厅工作团直接与Tuong Duong县配合,掌握Nga My、Yen Na和Luu Kien等疫情乡的情况。
畜牧兽医局通过对受疫情影响的家庭和村庄进行现场检查,查明了这些地方非洲猪瘟蔓延和防控困难的原因。

具体来说,这里畜牧养殖形式虽然小,但密度高,猪舍紧挨猪舍,沿溪流而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一些公社在疫病防控方面仍然存在主观臆断,对畜群的清查管理不到位。死猪、病猪的销毁工作达不到技术要求,有的地方甚至指派养殖户自行销毁,造成病原体的传播。
疫点和疫区卫生消毒工作不彻底,养殖户未落实疫病防控“六不”措施,隐匿疫情、倒卖病猪、宰杀病猪、乱扔死猪尸体、用剩余生食喂猪、用溪水给猪洗澡、给猪饮水等现象仍然存在……

此外,非洲猪瘟目前是一种危险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疫苗尚未广泛普及,无法为所有类型的猪只接种(目前只有一种猪用疫苗),而且疫苗价格昂贵(每剂超过6.5万越南盾)。对于高地居民来说,这样的价格非常难以承受,尤其是那些拥有大量牲畜的家庭,他们不得不花费数百万越南盾来接种疫苗。
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武巴先生表示:“当前,天气变化无常,雨水潮湿,为病原体的滋生和快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各地方,特别是山区,必须严格落实防疫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蔓延。”

各地要加强疫情监测,及早发现、及时报告和处置,严禁主观疏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生猪销毁程序,确保生物安全,防止病原体向环境扩散;优先在病猪养殖户/养殖场的猪场内销毁,在有合适掩埋地点的疫区村内销毁。宣传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六不”要求。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严格把控疫区生猪屠宰和运输……
Tran Vo Ba先生 - 畜牧兽医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