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传销和300%利润的虚拟货币还有生存的空间?
承诺比银行利率高3-5倍的利润率的项目风险很大,如果承诺比银行利率高10倍、20倍、50倍的利润率,那绝对是骗局。
金融专家 Lam Minh Chanh,BizUni 商学院创始人流传着多层次资金筹集模式,承诺“巨额”利润,不少投资者落入陷阱。最近,Sky Mining 动员玩家出资投资虚拟货币矿机,支付 300% 的巨额利息,随后公司老板却以无法承受长期亏损为由“消失”。
从Sky Mining公司动员玩家出资投资虚拟货币矿机,支付高达300%利息的事件,到之前价值15万亿越南盾的ifan项目虚拟货币多层次网络的崩溃……您认为,这些案件的本质是动员多层次资本,拿后来者的钱去支付给先行者吗?识别这些欺诈模式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
![]() |
金融专家林明正。 |
Sky Mining 正是通过多层次营销的方式筹集资金的项目。除了根据不同的投资组合向所有投资者承诺利率外,他们还使用金融多层次营销技巧(庞氏骗局)。Sky Mining 会支付额外的资金来吸引投资者。
X级投资者会吸引并招募亲朋好友成为X+1级投资者……而且Sky Mining还会支付高额的招募佣金,因此投资者们都急于寻找亲朋好友。这个项目可能已经吸引了数千亿越南盾的投资。
骗局模式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高额利润的承诺。一个承诺利润率比银行利率高3-5倍的项目风险很大。一个承诺利润率比银行利率高10倍、20倍、50倍的项目,绝对是骗局。
为什么很多投资者明知如此却依然掉入陷阱?有没有像Sky Mining这样收益高达数百甚至300%的投资渠道或投资模式?
这类投资骗局总是吸引那些贪婪却无知的人。我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他们是贪婪到无法理解的投资者。”
上述公司通过承诺天价利率来满足投资者的贪婪欲望。此外,他们还推出新潮的投资产品,讲述成功改变人生的投资故事,以及讲述富裕光鲜的生活……他们还使用金融多层次营销的伎俩,以更高的价格吸引投资者。投资者会吸引并招募朋友和熟人成为他们的下属投资者,并从他们吸引的投资者的销售业绩中收取佣金。
事实上,像ifan、Sky Mining这样的类似模式还在运营,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而是否存在随时会有更多投资者“落入陷阱”的风险?
过去几年,我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列出了不少骗局投资项目:Insider 21、OneCoin、外汇众筹项目、Sky Mining……还有很多其他的骗局项目。最主要的原因是投资者的贪婪。他们的贪婪程度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还必须指出的是,有些投资者很“狡猾”。他们明知项目是骗局,却仍然跟风。他们入场早,出场也早。大多数后来的投资者都会落入陷阱,损失惨重……
![]() |
Sky Mining 承诺为投资者提供高达 300% 的丰厚回报。 |
为什么这些类型的骗局经常被贴上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投资模式的标签?
不仅是加密货币,新的投资工具也经常被用来欺骗那些缺乏信息和知识的人。在股市繁荣的早期,许多公司匆忙成立并出售股票,因为当时传闻即将上市的公司股票对投资者非常有吸引力。只需以 2 个点(20,000 越南盾 - PV)或 3 个点的价格买入,就可以立即以 5 个点或 7 个点的价格转售。当人们理解了“股价必须反映企业价值”这一基本原则时,假公司的真面目迟早会被揭穿,而设立公司出售股票的伎俩也会被识破。
加密货币也是如此。它是一种新兴的投资工具,比特币价格飙升、造就众多百万富翁的故事……对投资者来说极具吸引力。然而,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加密货币。正因如此,骗子们才会围绕加密货币创建项目。例如,OneCoin 就是一种虚假的加密货币。但 OneCoin 的创始人会编造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故事,让听众相信这是一种真正的加密货币,价值连城,而且未来价格涨幅会超过比特币。
Sky Mining 是基于加密货币挖矿机构建的。真正的加密货币挖矿机可以带来 30%、50% 甚至更高的利润率(具体取决于加密货币的价格),而 Sky Mining 则以欺诈为目的,向投资者承诺短时间内即可获得 300% 的利润。
这些模式之所以至今仍能吸引和邀请玩家,甚至在各省市举办一系列大型活动和研讨会,却不被管理机构“触及”,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合法的管理框架?
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教育民众关于投资和投资风险的知识。任何承诺高利率而没有风险的项目肯定是“有问题的”。
在投资之前,我们需要回答以下问题:项目合法吗?如果出现欺诈或纠纷,合同能保护我们吗?公司信誉良好吗?投资者的资金由谁保管?资金如何保障?许多公司大肆宣传,但实际上实力薄弱,缺乏信誉,也不受国家管理……
就 Sky Mining 的情况而言,所有资金都用于换取矿机报告。如何保证所有资金都用于购买矿机,然后交给 Sky Mining 保管?那么,当事故发生时,我们还能拿回什么呢?
利率这么高,他们为什么不借钱投资呢?为什么投资机构和银行不把钱投入到投资中,反而“好心”地邀请我们一起获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