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说未来的汽车将是“技术奇迹”?
具有突破性设计的汽车、电动的、联网的、有或没有驾驶员的……汽车行业的未来选择雄心勃勃,但并非没有荆棘。
![]() |
照片:automo |
可以肯定的是,汽车的未来将来自于设计(优化内饰和外观)、燃料来源(电力或生物燃料)、操作(自动驾驶)甚至“转型为数字化平台”的改变,正如BI Intelligence Research公司同名报告所言。
研究公司 Strategy& 去年发布的《联网汽车报告》指出,变革不仅体现在汽车本身,还体现在“汽车文化”——即如何拥有和驾驶汽车的理念——即拼车或在线预订应用程序。
“未来汽车”游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令人兴奋,各大公司都在研发上投入巨资。
除了传统车企,科技巨头也纷纷涉足自动驾驶领域,比如苹果的iCar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据传投资高达100亿美元;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目前累计行驶里程已达300万英里(480万公里)。但这些努力的成果依然参差不齐。
![]() |
汽车充电 |
选择电动车还是汽油车?
电动汽车取代化石燃料以减少排放并不是一个新想法。
环保汽车已经出现在一些国家的街头,但正如 Quartz 在 10 月 22 日指出的那样:“除了围绕特斯拉等公司的兴奋之外,电动汽车市场尚未蚕食汽油动力汽车和卡车的市场份额。”
具体来说,美国每年销售的各类汽车约有 1750 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不到 1%。
但据 Quartz 报道,这一现实很快就会得到改善,因为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和挪威都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实现所有车辆的“电动化”,而且许多其他国家也为电动汽车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
不仅科技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专注于生产电动汽车,“传统”汽车公司也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转向完全电动汽车。
今年7月,沃尔沃宣布将在2019年后停止生产汽油动力汽车。福特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45亿美元发展电动汽车,并推出13款环保车型。通用汽车也宣布,到2023年将推出20多款电动车型。
但仅仅因为汽车制造商宣布转向电池并不意味着内燃机已经消亡。
究其原因,正如汽车交易平台AutoTrader高级分析师米歇尔·克雷布斯10月22日在CNBC上回答的那样,主要的障碍是缺乏基础设施(充电站而不是加油站)、电池组的价格以及公众的接受度。
克雷布斯强调,消费者的接受度是电动汽车能否上路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大多数美国用户还没有做好“插电即用”的准备。
克雷布斯说:“消费者在调查中表示,他们对电动汽车感兴趣,但归根结底,他们会购买燃气汽车。”
开发电动汽车充电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上路,基础设施将会发展,但需要有基础设施来鼓励人们改用电动汽车。
克雷布斯表示,电动汽车电池组的挑战不仅在于降低生产成本,还在于减轻重量和减小尺寸,以便能够安装在许多不同类型的车辆上。
假设上述所有问题都有解决方案,但假设到 2020 年,当电动汽车开始在展厅广泛展示,而汽油价格仍然便宜时,要说服消费者放弃他们心爱的汽油动力汽车并购买电动汽车将非常困难。
“这是一个经济问题,”克雷布斯解释说,“人们会问自己,电动汽车是否会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或者让出行更便捷。”
![]() |
网联汽车将占据主导地位吗?
除了电动汽车之外,现代汽车行业还有两个术语:联网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或无人驾驶汽车)。
联网汽车是一种具有互联网连接和各种传感器的车辆,可帮助其接收和传输信号、感知周围环境以及与其他车辆或系统进行交互。
与此同时,自动驾驶汽车是指无需人类驾驶员的车辆。因此,自动驾驶汽车肯定是联网汽车,但联网汽车不一定是自动驾驶汽车。
尽管电动汽车仍在苦苦挣扎,但BI Intelligence援引的报告指出,联网汽车将在未来为汽车行业带来真正的变化。
报告称:“消费者将花费更多时间在拥有更多连接选项的车辆上,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车内使用熟悉和喜爱的服务。”
同样,Strategy&的《联网汽车》报告也指出,联网汽车不仅更有趣,而且比传统汽车更高效、更安全,因为它们将“解放驾驶员,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在旅途中做其他活动”。
联网汽车的好处是为驾驶员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以便他们为旅途做出安全、便捷的决定。
GPS 导航系统、实时交通监控、危险警告、准确显示油箱或发动机状态的仪表板都是当今联网汽车的常见例子。
如今的技术进步也使汽车能够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自我修正,在车辆开始漂移时发出警告,或在与前车距离过近时减速。根据报告,
Strategy& 表示,目前的汽车已经是“技术奇迹”,但未来新的创新将继续从根本上改变汽车的本质,将其变成“具有人工智能并能够学习识别车内人员的车辆”。
![]() |
这是一个完全可能实现的科幻场景:当你坐在方向盘后面时,汽车会将驾驶座调整到你喜欢的位置,改变车厢照明,并将电视打开到你想观看的频道。
不过,报道同时强调,尽管未来的汽车“已开始以各种形式成形”,但必须承认,它们“至少在未来10年或20年内不会在街道或高速公路上广泛普及”。
与电动汽车一样,联网汽车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安全。如果坏人能够干扰系统,控制我们的汽车运行,或禁用安全功能,那将是一场真正的噩梦。
一辆在道路上飞驰的汽车,如果因为黑客干扰自动刹车系统而突然刹车,将会引发一系列事故,至少会造成交通堵塞。一旦入侵汽车系统,黑客可以窃取驾驶员的个人信息,或者将攻击范围扩大到汽车制造商或零部件供应商的系统。
汽车容易被黑客攻击的风险也会降低消费者的信心,使他们在购买现代联网汽车之前犹豫不决。
那么无人驾驶汽车呢?尽管特斯拉、谷歌等公司取得了稳步进展,但相信无人驾驶汽车将在未来几十年内上路的人和认为它永远不会实现的人数量大致相同。
Strategy&表示,如果我们相信这个未来会成为现实,我们需要等待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人机界面和相关基础设施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成熟。
据《青年报》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