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为何开辟海上胡志明小道?
中央军委决心打败美国侵略者,指示总参谋部紧急研究开辟海上运输路线的新方案,向南方和中南地区战场运送物资。
在抗美救国伟大战争时期,海上胡志明小道(1961-1975年)作为一条特殊的军事运输路线,参与支援北方后方至南方战场的任务,为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海上胡志明小道的开通决定(1961年10月23日)确实是党的一项战略创新,充分体现了越南人民在历史的严峻考验面前的精神和智慧。
![]() |
K15遗迹遗址(海防市涂山镇),无数列火车从这里出发,将武器运往南部战场。图片由他提供 |
政策独立
1954年,美帝国主义取代法国殖民者在我国南方发动侵略战争,图谋将南方变成新的殖民地、军事基地,为进攻北方制造跳板,以阻止东南亚民族解放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美国在南方建立了傀儡政府和军队(吴庭艳),对南方进行镇压和恐吓,将南方革命推向极其危险的境地。在短短四年内(1954年至1958年),整个南方就失去了十分之九的干部和党员。数十万干部和人民被敌人逮捕、监禁,大多数地方(包括平原地区)不再有党组织……
当时的国际形势也十分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冷战”,试图与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备竞赛,世界局势紧张,随时可能爆发战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希望维持越南南北分裂的现状,不赞成我党将斗争转向南方的暴力革命道路。
1959年初,越南劳动党(现越南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和正确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越南南方革命的基本发展道路是发动起义,夺取人民政权,主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政治力量,结合武装力量,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政权,建立人民的革命政府”(《决议》节选——党的文件)。鉴于南方的迫切需要,党中央提出迅速从北方向南方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援的方针,并责成国防部配合中央统一委员会组织实施。
![]() |
根据党的领导方针,1959年5月,总军事委员会(1961年改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国防部决定开辟横跨长山山脉的战略陆路运输路线(559团);1959年7月,决定开辟战略海路运输路线(成立第603水运营,以“江河渔业团”名义)。
起初,由于物资(船舶)、人力、码头、通讯等条件的限制,修建海上补给线遇到很多困难。根据成立决定,603营辖2个连,配备4艘帆船,吨位15-20吨。1960年1月27日,603营组织船只从江河口(广平省)运送5吨武器和药品前往第五区战场。途中,由于季风海浪大,船只随波逐流,无法到达目的地,货物不得不弃船。船上官兵被敌军发现并俘虏。国防部分析认为,帆船运输计划无效,命令603营暂停行动,等待新的计划。
与此同时,在党中央决议的鼓舞下,南方人民的斗争运动蓬勃发展,爆发出“同起”(局部起义)的高潮,摧毁了敌人在农村的大部分统治机构,取得了胜利;直接将南方革命从保存力量的阵地转入进攻阵地。在此背景下,越南劳动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60年9月5日至12日),正式确定了抗战路线:在北方同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南方同时进行人民民族民主革命;共同致力于反抗美国及其走狗的侵略,彻底解放南方,统一祖国,为全国走向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大会继续肯定北方在整个革命事业中的伟大和决定性作用,并提出积极支援南方的紧迫任务。
![]() |
地图描绘了补给船沿胡志明小道在海上的航行路线。图片由越通社提供。 |
战略方向上的创造力
进入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民族解放革命蓬勃发展,从欧洲蔓延到亚洲,从美洲蔓延到非洲,威胁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在越南,我南方人民的同起运动(1959-1960年)给敌对政权以沉重打击,从根本上动摇了敌对政权。
作为回应,1961年初,约翰·F·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提出了“灵活反应”的全球战略,并立即在南越试行,提出了“特殊战争”战略(1961-1965年)。这是一种新型的侵略战争,由傀儡军队在美国军事“顾问”的指挥下,依靠美国的武器和战争手段进行。西贡军队装备了现代化装备,使用了许多新的战术手段,例如“直升机运输”、“装甲车运输”……发动了连续的长期扫荡行动,将人们赶入“战略村庄”(实际上是伪装的集中营)系统。同样从1961年开始,美国西贡政府开始使用有毒化学品(其中一些危害极大)喷洒到他们无法控制的地区,以摧毁当地生物、破坏环境并摧毁抵抗力量。
面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升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组建南方解放军(1961年2月15日),将“同起”运动发展为一场革命战争。加强从北方后方对南方大前线的支援,特别是加强武器装备以构建“主攻”的必要性日益迫切。怀着战胜美军的决心,中央军委指示总参谋部紧急研究开辟海上运输路线的新方案,以便将物资运送到南方战场和中南战场(这些战场尚未通陆路)。同时,政治局发出指示,要求中央南方办公室积极筹备港口,紧急组织舰艇渡海前往北方,侦察掌握敌情,研究海上运输路线,接收武器装备,以便及时支援南方的革命运动。
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自1961年中至1962年中,来自南方各省(槟椥、金瓯、茶荣、巴地)的5艘木船顺利渡海北上。据此,1961年10月23日,国防部颁布第97/QP号决定,成立第759团,其任务是“购置车辆,并负责经海路向南方战场运送物资”。第759团初期由38名官兵组成,其中大多数官兵刚从南方渡海北上。原330师参谋长段鸿福中校被任命为团长。这是重要的历史里程碑,标志着海上胡志明小道的正式诞生。
第759团(后更名为海军第125团、第125旅)成立后,积极筹备各方面工作,随时准备开展运输任务。1961年底,中央军委和国防部召开会议,讨论并批准了第759团的工作计划,并下达指示:“如遇困难,可向战场运送50%的物资,以满足完成任务的需要”。1962年10月11日夜,第759团首次出航,载有30吨武器的补给船从海防涂山码头启航,向南方进发;1962年10月16日,补给船安全抵达金瓯万隆码头,为后续出航奠定了基础。此事令西南战场官兵和人民激动不已。胡志明主席代表党中央发来贺电,高度评价759集团所取得的成就,指示759集团官兵继续吸取经验,加快组织调运,调运更多武器装备服务南方战场抗敌,使南北早日统一!
就这样,胡志明小道诞生了,它建立在我党独立自主的抗战路线和极具创造性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上,满足了南方革命的迫切实践要求。在1961年至1975年的14年间,海上胡志明小道已向战场运送了10多万吨军用物资(主要是武器),并运送了数万名官兵,成为越南人民在20世纪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