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汽车启动前为什么必须踩刹车?
与必须踩下刹车才能启动踏板车的方式类似,用户必须先踩下刹车踏板才能启动自动挡汽车。
与手动挡汽车不同,启动发动机的基本操作是踩下离合器。此时,即使车辆处于档位(变速杆处于1档、2档、3档……),由于离合器已分离,车辆也不会移动,因此基本安全。而自动挡汽车启动发动机时,驾驶员必须先踩下刹车,然后按下启动按钮才能“启动”车辆。

一些刚开始驾驶自动挡汽车或刚从手动挡汽车换到自动挡汽车的人经常会疑惑,为什么自动挡汽车启动前必须踩刹车踏板。制造商还会在仪表盘上提供视觉和声音警告,提醒驾驶员启动汽车前必须踩刹车踏板。
汽车工程专家表示,出于安全、防盗能力等诸多原因,自动挡汽车的设计强制要求用户在启动汽车时必须踩刹车。
首先,关于安全性,据汽车制造商称,自动挡汽车启动前踩刹车会导致车辆启动后无法立即移动。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依赖于连接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离合器。如果系统结构不合理,即使车辆行驶缓慢,一旦启动就会面临自行移动的风险。

所以踩刹车是为了保证汽车在起步时不动,如果汽车在启动时突然启动,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驾驶员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会导致汽车猛地一抖,不受控制,造成严重的后果。
特别是万一车内有人不小心按下启动按钮,尤其是小孩……如果不踩刹车,汽车就不会启动,从而有助于确保车内人员的安全。
此外,自动挡汽车需要踩刹车才能启动,这有助于防止汽车被盗。在国外,汽车盗窃现象相当普遍。窃贼可以站在车外干扰钥匙信号并启动发动机。因此,为了限制盗窃,汽车制造商将自动挡汽车设计为需要踩刹车才能启动,此时汽车的中央控制盒会识别钥匙信号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