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启动自动挡汽车前需要踩刹车?
就像摩托车必须先刹车才能启动一样,用户必须先踩下刹车踏板才能启动自动挡汽车。
与手动挡汽车不同,自动挡汽车启动发动机的基本操作是踩下离合器。此时,即使车辆处于挡位(变速杆在1挡、2挡、3挡……),由于离合器已分离,车辆也不会移动,因此基本安全。而自动挡汽车,启动发动机时,驾驶员必须踩下刹车,然后按下启动按钮才能启动车辆。

一些刚开始驾驶自动挡汽车或刚从手动挡换到自动挡汽车的人常常会疑惑,为什么启动自动挡汽车前必须踩下刹车踏板。汽车制造商也会通过仪表盘上的视觉和听觉提示,告知驾驶员必须踩下刹车踏板才能启动汽车。
据汽车工程专家称,出于安全、防盗功能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原因,自动挡汽车的设计使得用户如果想要启动汽车,就必须踩下刹车。
首先,就安全性而言,据汽车制造商称,在启动自动挡汽车前踩下刹车,可以防止汽车在启动后立即移动。汽车的变速系统依靠离合器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如果系统设计不符合这一要求,汽车一旦启动,即使速度很慢,也存在自行移动的风险。

因此,踩刹车是为了确保车辆在启动时不会移动。如果车辆在启动发动机时突然启动,会非常危险,尤其是在驾驶员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会导致车辆猛烈抖动、失控,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尤其是当车内有人(特别是儿童)不小心按下启动按钮时……如果没有踩下刹车,汽车将无法启动,从而有助于确保车内人员的安全。
此外,自动挡汽车启动前必须刹车这一特性有助于防止汽车被盗。在国外,汽车盗窃十分普遍。窃贼可以站在车外破坏钥匙信号,然后启动发动机。因此,为了减少盗窃,汽车制造商将自动挡汽车设计成启动前必须刹车,此时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会识别钥匙信号并启动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