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定价——外国企业申报亏损
(Baonghean) - 如果不是媒体报道,没人会想到可口可乐越南公司会推出这种饮料......
(Baonghean)——如果不是媒体曝光,谁也不会想到,拥有著名软饮料的可口可乐越南公司,尽管收入逐年增加,但18年来却从未盈利。胡志明市税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可口可乐越南公司收入7280亿越南盾,亏损1100亿越南盾;2006年,收入跃升至10260亿越南盾,亏损2530亿越南盾;最近的一次是在2010年,收入25290亿越南盾,亏损1880亿越南盾。
如果上述数字属实,那么截至2009年9月,可口可乐已向市场“免费”注入约3.768万亿越南盾,并造成超过8000亿越南盾的“负”资产。除了越南消费者,还有谁能从这些钱中受益?除非是出于慈善或其他非经济目的,否则任何企业主都无法接受持续亏损、如此巨额亏损的现实。
越南街头的大型广告牌上的可口可乐
不仅可口可乐越南,许多在越南投资的外国企业也面临类似的境况:百事可乐、阿迪达斯……都连年亏损。矛盾的是,它们在亏损的同时,却又不断加大投资,扩大生产经营,给管理者带来挑战……
然而,经济专家认为,这些“大佬”亏损的原因并不难理解。因为如果亏损,他们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只需缴纳增值税(这笔税款实际上由消费者承担)和营业执照税……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增加从海外母公司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可口可乐公司自己解释称,原材料是独家的、长期发明,包括知识产权成本,因此成本非常高昂。2009年,可口可乐越南公司这方面的成本高达1.065万亿越南盾,而总营收为1.752万亿越南盾……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外国公司就“绕过”了税务机关,合法地将价格自由转移到越南境外,并且保证不向为其财富做出贡献的国家缴纳一分钱的税款……越南的法律体系没有任何条款来规范这种行为,所以上述公司仍在营业并且仍在亏损(!)。
很多人说,法律上可以,但道德上呢?你来这个国家做生意,你就有义务、有责任为这个曾经饱受战争摧残、如今依然贫穷、短期和长期都面临重重困难的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这种道德诉求或许只有在特定时期、特定任务下才能得到满足。
为了确保透明度和公平性,我们仍然需要依靠法律框架。有人规避法律以逃税,因此我们也必须运用法律来约束义务和责任。首先,当局需要收集数据和证据,准备转让定价文件,特别是完善法律,以迫使企业以清晰透明的方式自我规范其经营方式。另一方面,非常有必要促进越南税务机关与相关国家税务机关之间的国际合作,对存在模糊迹象的交易进行检查、核实和审查,并根据企业的实际利润征收正确且足够的税款。同时,需要起诉并严格审理具有犯罪迹象的商业欺诈案件。
报纸上有人呼吁抵制这些企业的商品和服务,例如“喝可口可乐让国家变穷!”,但我认为,没有比加大法律力度,完善监督、检查、核查机制,及时、公平地组织征税,维护国家利益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了。
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