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第一个签署《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的国家。
2025年10月25日,《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河内公约)签署仪式和高级别会议在河内隆重举行。
梁强总统主持了仪式,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以及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和代表出席了仪式。
梁强主席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此次以“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展望未来”为主题的签字仪式,体现了国际团结精神和各国建设安全、健康和可持续网络空间的共同承诺。

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一项全球法律文书的诞生,也肯定了多边主义的持久活力,在多边主义中,各国克服分歧,愿意为了和平、安全、稳定和发展的共同利益共同承担责任。
总统表示,随着数字技术的显著进步,网络犯罪活动的规模、范围和后果也在迅速增加。
在数字时代,网络犯罪已成为各国安全发展和公民生活幸福的直接威胁。网络攻击、数据窃取、信息篡改和对关键基础设施的入侵日益复杂和有组织,每年给全球经济造成数万亿美元的损失;人们的个人信息和安全也受到严重侵犯,其中儿童和妇女是最易受侵害的群体。
总统强调,保护国家主权、利益、安全和网络空间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各国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有助于巩固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
“《河内公约》——一项打击网络犯罪的全球多边公约——生动地体现了团结和法治精神。经过五年的谈判、数十次讨论和数千条意见,今天的成果是各国坚持不懈、智慧和互信的结晶,体现了我们选择对话而非对抗、选择合作而非分裂,”总统表示。
这一过程汇聚了全球价值观,体现了共识精神、多边主义的活力以及联合国的核心作用。

总统表示,《河内公约》向世界传递了三项意义深远且影响持久的信息。首先,它重申了在国际法框架下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承诺。其次,该公约倡导分享、合作与互助的精神,因为只有携手合作、共同提升能力,才能保护网络空间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该公约还强调,所有努力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人民,使技术服务于生活,发展为所有人带来机会,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让任何人掉队。
总统强调,这三条信息清晰地体现了《河内公约》的核心精神——法治、合作和人民至上的公约。这也是越南在国际一体化进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以法为基础,以合作为动力,以人民为主体、中心和目标。
“越南主办签字仪式,并成为第一个签署《河内公约》的国家,这表明我们对法治的坚定承诺,全面履行国际义务,并为加强网络空间的全球法律秩序做出贡献,”总统说。

总统强调,要使《公约》真正发挥作用,不仅需要政治意愿,还需要实施所需的资源。在培训、技术援助和技术转让方面的国际合作将有助于提高各国的能力。
只有当所有人都安全时,才算安全。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仪式上发表讲话,表达了他对2022年访问越南的印象,认为越南拥有光明的未来,并在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使得河内成为今天活动的理想举办地——这座城市体现了数字时代的精神:创新、潜力和互联互通。联合国很荣幸能与越南合作,共同举办这一重要活动,”秘书长说。
秘书长指出,数字时代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拓展了机遇。但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阴影。网络空间已成为犯罪的温床。每天,手段高明的诈骗活动都在掠夺家庭财富,摧毁生计,并从全球经济中抽走数十亿美元。
古特雷斯先生指出,在网络空间,只有人人安全,才算安全;一个漏洞就可能威胁到世界各地的所有人。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强有力文书,它加强了我们打击网络犯罪的集体防御。
“这体现了我们对基本人权——例如隐私、尊严和安全——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必须得到保护的承诺。这也证明了多边主义在创造全球解决方案方面的持久力量。”
秘书长强调:“不仅如此,我们承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会在网络犯罪面前孤立无援。”

秘书长表示,这对网络虐待的受害者来说也是一项胜利。国际条约首次将未经同意传播私密照片的行为认定为犯罪。该公约还鼓励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包括赋予其获得补救、赔偿和删除非法内容的权利。
与此同时,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执行主任加达·瓦利表示,网络犯罪对人们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它会导致人们失去积蓄、生计、安全、尊严,甚至生命。经济损失巨大,IBM 2024年报告估计,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接近500万美元。
“我们看到网络犯罪分子让跨国公司屈服,摧毁小型组织,并将发展中国家用作新攻击技术的‘试验场’,”加达·瓦利警告说。

《河内公约》确立了统一的法律标准,消除了网络犯罪的“安全区”;为情报共享、司法协助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创建了一个共同平台,该平台对所有国家开放,并与区域机制相兼容。该公约还采用了技术中立的语言,关注犯罪本身而非犯罪工具,有助于应对未来的威胁。此外,该公约还为将针对弱势群体的行为定为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开幕式后,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和联合国秘书长见证了越南及近70个国家的授权代表签署《公约》。该公约稍后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根据相关规定,若有超过40个签署国批准并完成内部生效程序,该公约将正式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