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加强边境检疫以预防寨卡病毒
卫生部加强了口岸监测措施,通过体温扫描仪进行筛查,观察身体状况,并利用流行病学史及时发现寨卡病毒感染疑似病例。
卫生部表示,寨卡病毒病是一种经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尤其在越南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容易爆发流行。面对疫情在全球多国及地区复杂快速蔓延且缺乏针对性防治措施的现状,卫生部要求各单位加强国际医学隔离措施、社区监测、医疗机构等防疫工作,制定积极应对防疫预案,喷洒化学药剂灭蚊,处理疫情,提高疾病预防和早期发现意识。
![]()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不要前往寨卡病毒疫情爆发的国家和地区。图片来源:《独立报》。 |
卫生部已发布关于寨卡病毒病监测和预防指南的官方文件。该文件要求相关单位密切监测来自寨卡病毒疫情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旅客,以便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口岸工作人员接受了体温筛查、体温监测、流行病学史调查和初步检查等培训。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将在口岸进行临时隔离,并按规定转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和管理。
“疑似病例”定义为发病前12天内有寨卡病毒疫情或疑似疫情地区的居住史、旅行史或来自疫区,并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且至少有以下一种症状:
- 结膜炎。
- 关节痛、肌肉痛。
- 头痛。
疑似感染者将按规定被暂时隔离并进行医学检测。如经分子生物学、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确诊感染寨卡病毒,则视为确诊病例,必须立即隔离。
卫生部还建议,特别是往返疫区的人员、医务人员、口岸工作人员以及参与寨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人员,主动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出现症状时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
为了预防社区疾病,每个人都应定期采取措施杀灭蚊虫幼虫。睡觉时务必佩戴蚊帐,并采取其他防蚊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疫区旅行,尤其是孕妇和免疫缺陷疾病患者。如果必须前往疫区,请仔细了解当地疫情信息,并主动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从疫区返回的人员应进行12天的健康监测。如出现疑似疾病迹象,必须立即通知最近的医疗机构,以便及时就诊、隔离和治疗。
卫生部还指示医疗机构和医院紧急制定寨卡病毒疫情防控预案,充分准备物资、化学品和设备,确保做好应对疫情的准备。疫情发生时,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患者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避免蚊虫叮咬,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和死亡。家中发现疑似感染者,应在出现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疗机构。
据越南快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