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大米出口量跃升至世界前二:义安大米有哪些发展机遇?
越南刚刚正式超越泰国,跃居世界大米出口第二位。像义安这样拥有丰富稻米资源的地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出口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大米出口地位的变化

根据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的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越南大米出口量为472万吨,同比增长3.6%。而泰国同期仅出口373万吨,同比下降27.3%。这超过100万吨的差距并非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清晰地反映了区域大米市场力量平衡的转变。
出口额也是一大亮点,预计越南2025年上半年大米出口额将达到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7%。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大米平均出口价格有时甚至超过泰国,表明越南大米的品质越来越受到认可。

这一成功的背后是多种因素的结合:从印度禁止大米出口造成市场巨大缺口,越南迅速抓住机会扩大市场份额;到产品种类多样化,包括白米、ST香米、有机米、粳米……以服务于日本和韩国等高端市场。
由于泰国面临高昂的生产成本和本币上涨的双重压力,越南大米——平均价格约为每吨514至517美元——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负担得起的选择。产品和价格的灵活性帮助越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迈向大米出口路线图的步骤

作为中北部地区最大的粮仓,义安省拥有17万公顷土地,一年两季种植水稻,年产量约110万吨,具备发展大米出口产业的巨大潜力。然而,目前该省的大米出口量仍然很低,主要依赖从其他地区进口大米进行初步加工和再加工后出口。
通常情况下,义安省稻米出口龙头企业维拉科尼克股份公司在2024年向50多个国家出口了约6.2万吨大米,营业额达4000万美元。然而,由于义安省本地优质大米产量仍不足以满足出口需求,所有原材料均需从其他地方进口。
事实上,义安省目前的稻米品种结构主要以杂交稻为主,注重短期效益,追求产量和质量,但稻米品质和等级尚未达到出口标准。此外,高昂的物流成本也是一大“障碍”,导致义安省商品稻米价格上涨,竞争力下降。

然而,情况正在逐渐改变。近年来,义安省致力于土地整合、地块置换、建设大型示范田和规划优质水稻产区。ST25、北同、粳稻、RVT等特色水稻品种已开始种植。地方政府、合作社和企业也携手合作,构建生产链,推广有机水稻种植、越南良好农业规范(VietGAP)等。
与产品消费相关的有机稻米生产模式正在不断扩展。其中,交替灌溉和旱作灌溉模式尤为突出,该模式有助于减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并节约灌溉用水,目前已在超过2万公顷的土地上实施。日本绿色碳越南公司已与TH稻米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从该原料产区采购稻米,用于加工并打造符合出口标准的义安“绿色大米”品牌。

与此同时,森村米、安城米等众多本土品牌开始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为国际扩张奠定了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凭借TH集团的稻米加工厂和现代化生产线,义安省拥有完善的加工基础设施,有效提升了产品价值。
然而,要实现将义安大米推向国际市场的梦想,需要企业更积极地参与。大米出口企业需要直接投资于原材料产区,构建生产链,与农民签订长期销售合同,从而更好地把控产品质量,优化物流成本。

此外,地方政府还需要针对合作社和稻米生产团体制定具体的信贷、科技和人力资源培训支持机制和政策。发展与农业旅游相关的稻米衍生产品也是一个潜在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升义安稻米的价值和品牌形象。
贸易推广活动是一大亮点。近年来,维拉科尼克公司和多家义安省企业积极参加迪拜海湾食品展、泰国国际食品展等国际展会,初步向众多重要合作伙伴推广越南大米品牌——义安大米。这将成为拓展市场、寻找客户以及学习领先大米出口国经验的重要桥梁。

义安省农业与环境厅副厅长武氏绒女士在谈到提高义安省大米质量的问题时表示,该省目前正在推进义安省大米地图规划,建设原材料产区,发放种植区代码,支持企业和合作社进入市场,提高生产能力;同时,重点投资于收获后保藏,以保持稻米的质量。
义安省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大型稻米出口产区。目前的问题在于品种、栽培技术、消费环节和产品品牌建设的协调统一。
武氏绒女士——义安省农业与环境厅副厅长
机遇正在逐步涌现。如果各项解决方案能够同步实施,并结合世界大米市场的良好势头,义安省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全面融入越南大米出口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