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部洪峰记

October 22, 2010 17:44

受邀报道记者在抗击自然灾害第一线辛勤工作的榜样的鼓舞,我密切关注了《义安报》、《人民军报》、《劳动报》、《先锋报》、《青年报》等各期报纸。2010年9月31日至10月13日,《劳动报》使用了记者青海、河平、交香、范越胜的15篇报道、笔记和34条新闻和照片。

《人民军报》刊登了17篇反映和记录的文章,40多条新闻和照片,主题涉及人员救援、财产抢救、水电建设等。文章几乎占据了头版所有重要位置,作者陈怀、潘英、维明、忠坚、青海、河平……接连登场,而在灾区停留时间最长的依然是记者陈怀。

在洪水地区工作的记者 - 图片:PV


各位作者文章的核心内容是新化、上化、万化、山泽、香溪等乡与特大洪水搏斗,拯救被洪水淹没的人们。文章中可敬的人物是C68部队、B24团、平隆团、河静、广平、义安边防中队的官兵,以及山泽、春山等地的6位农民,他们任由洪水冲走房屋和家当,划着游船,救出了300名惊慌失措的老人、儿童和妇女,他们在屋顶、树梢上挣扎,在不断上涨的洪水面前挣扎求生。

10月5日《劳动报》头版刊登了记者河平、达胜撰写的报道《十八个公社躲过了大洪水》中的人物,是第四军区香溪军区官兵。

从10月3日深夜到10月4日凌晨,救援队不顾饥饿和寒冷,全力守护着面临坍塌危险的霍霍灌溉大坝。他们找到了保护大坝的方案:拉动发电机,打开两道被泥土、岩石和树木堵塞的闸门,这些泥土、岩石和树木压垮了35千伏变电站,最终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


这篇文章就像一条信息,不仅缓解了领导们的焦虑,也缓解了大坝脚下福泽乡(河静省)、香化乡(广平省)和其他十多个乡的远离家乡的人们的焦虑,大坝蓄水量已超过其容量4000多万立方米。

《劳动报》的强项是报告文学,这就是为什么记者Ha Binh、Pham Viet Thang、Thanh Hai所创作的文章“Ngôn ngang sau lu”、“Khe troi khe dat、Huong Khe”、“Xot xa mệnh nguoi trong lu”、“Tu noi noi van del Quang Binh”、“Thap hon mệnh...bún”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情感、同情,分享海内外千百万洪灾地区人民的损失、辛酸和艰辛。

救援未能抵达明化县新化乡连沃(Len Voi)地区,那里有300多户人家躲避洪水,饥肠辘辘,病痛缠身,不得不收集干树叶,用了近7天的时间做毯子。救援未能抵达明化县上化乡,那里有700名与世隔绝的鲁克族人,他们不得不挖开树根,砍下香蕉叶,搭建茅草屋居住。

如果你不问被水淹没的人们“你现在需要什么?”,他们就会回答“叔叔,我要盐和米。”如果你不去江南地区,那里的田地和海滩都被水淹没,溺水身亡或死于疾病的人必须等到水退后才能安葬……那么你的文章如何具有说服力呢?

像Thanh Hai和Le Phi这样的记者,在了解到Van Hoa公社的寡妇Tran Thi Thao女士带着三个孩子和一所破旧房屋的悲惨命运后,哽咽着拿出了为这次出差而攒下的最后一笔钱,交给了她的孙子Luong Viet Hung,建议他努力考上大学。

《人民军报》发表的《人民的支持》《困难时期哪里有战士》《帮助人们减轻痛苦》《困难时期人间大爱更加闪耀》等一系列文章,也为人们战胜洪灾树立了信心。

如果记者所必备的所有要素、情感和勇气,仅仅停留在冷漠肤浅的“不”字上,那么,十月初发生的历史性洪灾,造成近3000亿越南盾的损失,86人死亡或失踪;《劳动报》、《全国人民报》和《先驱报》的记者又如何能为数百万读者写出如此感人的文章呢?

直到10月19日洪水退却,留下广平省的布泽、宣化、山泽,河静省的香溪、芹禄、德寿,义安省的兴原、义禄等地满目疮痍。这时,第四军区的C68团和B24团才重新投入到治理环境、为人民修建房屋、清理学校、让孩子们上学的战斗中。

《人民军报》的一位记者给我打来电话,简短地说道:“编辑部给驻广平的记者组下达的命令是,只有部队完成抗洪救灾任务后,才能撤离阵地。” 他声音嘶哑地补充道,他正和人民军报组一起去山泽县受灾地区给民众送去赈灾物资。向南望去,天空依然阴沉沉的,这让我更加相信跟随救援队脚步的同事们!

范贤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越南中部洪峰记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