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胡伯伯来说,道德不仅仅是空谈。
古今中外,世界上真正伟大的人物,大多以文字、著作、故事的形式,留下了他们思想的精髓。这些文字、著作、故事往往朴实无华,却又极其精炼,蕴含着许多真理,具有震撼时代的力量。我们的胡伯伯就是这样的人。
《胡志明的光辉道德》一书(1)军旅诗人谢友延编撰的《我的军旅生涯》自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尤其是年轻人。本书共50篇文章,主要以生动的故事形式呈现,取材于已出版的书籍和报纸,也融入了作者谢友延与现实生活中人物的亲身接触。对于一个如今已耳熟能详的话题,作者谢友延也取得了自己的成功!
在越南这片土地上,在极其艰苦卓绝、英勇抗法抗美的岁月里,胡志明主席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形象,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逐渐浮现……1946年12月,胡伯伯的哥哥陈谦先生前往河内探望已任国家主席的哥哥(一次感人的会面)。1961年2月,胡伯伯和一些同志们重访了北波。他被建国初期的“革命根据地”所感动。1941年2月,胡伯伯在这里写下了这句英雄诗句:“清晨,他到溪边,傍晚,他到山洞里去”(《跟随胡伯伯到北波》)。在胡伯伯仍然秘密行动的抗日岁月中,任何有机会接近胡伯伯的人都能清楚地感受到,胡伯伯对每个人都关怀备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胡伯伯照顾着每一颗药丸、一勺粥、一粒米饭和一块糕点。胡伯伯的伟大美德在于懂得忘我地照顾每一个人(温暖的人性之爱)。1948年3月,胡伯伯给金城游击队(在兴安和海阳两省)写了一封信。在海阳,涌现出一位名叫麦氏璧的英雄,她热爱土地,热爱人民,在祖国与敌人顽强抗争。他以GB为笔名,写了一首相当长的六八格诗,歌颂和鼓励“英雄麦氏璧”(英雄之镜)。接下来,关于新旧道德的讨论,旨在帮助越北抗战时期越南陆军学校的年轻士兵认识到一些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道德:“道德有两种——旧道德是封建主义的道德,就像一个人头顶大地、脚踏实地地走路。新道德是革命道德,就像一个人脚踏实地、抬头挺胸地走路。你看,旧封建主义也讲勤俭廉洁,但是为了迫使人民服从并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但今天,讲到勤俭廉洁,干部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让人民效仿。为了什么?为了国家和人民……”(仍然是八个字)。
这些都是抗法时期的故事。奠边府胜利后,我国北方获得解放,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南方也与美军并肩作战,最终击败了美军。谢友安在他的书中也记录了许多关于胡伯伯的难忘故事,值得流传……在法国入侵后的第一天,胡伯伯在首都河内参观并庆祝了8-3纺织厂的诞生。这家大型工厂是河内纺织业的开山之作。胡伯伯到访的那天,工厂领导打算请一位上级领导为工厂剪彩。胡伯伯知道后,建议挑选一位年轻工人。于是,工厂派了一位名叫陶氏秋的年轻技艺娴熟的工人去剪彩。这个细节让“内行人”大吃一惊!(莫大的荣幸)。同年,胡伯伯访问了稻米之乡太平。他特别关注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在那里,殴妻的恶习仍然盛行。胡伯伯告诫人们,男人要尊重女人,但女人自己也要努力维护与男人的平等!党支部的作用必须“参与进来”(胡伯伯视察太平)。苗族人武米克同志曾任河宣省高级干部,他有幸多次与胡伯伯见面。这位苗族干部最记得胡伯伯的一个问题,他当时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土地让玉米和土豆茁壮成长,养活了你们。那么,你们吃了玉米和土豆之后,还能回报土地什么呢?!”(我始终铭记胡伯伯的教诲)。我至今仍未忘记1967年夏天,河内防空阵地严密监视着天空,天气酷热难耐。这一切并没有逃过胡伯伯的视线!得知巴亭阁楼顶执勤的战士们正面临酷暑,胡伯伯立即下令将自己存折里的钱(总共只有2.5万越南盾)转交给国防部,以便河内防空部队(与守护天空的战士们)能有更多茶点。今天,我们学习并效仿胡伯伯的道德榜样,开展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事实上,胡伯伯早就开始指示负责同志们这样做了。 1952年,我们全国上下正全力以赴,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取得胜利。同年,在一次政府会议上,会议记录中记录了主席的讲话,内容如下:“我们已经开始开展‘三反’——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1953年,我们要努力把‘三反’彻底开展起来。领导干部要自觉在运动中树立榜样……”(永远做表率)。这就是《光辉的胡志明道德》这本书给我这样的读者留下的深刻印象。类似这样的美好印象还有很多很多,这取决于今天每一位读者的感受和经历,如果他们懂得净化心灵,走向胡伯伯。
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曾对胡伯伯做出过精彩的评价:“胡志明的言行举止务实、具体,说到做到,常常做得比说的多,有时甚至不言而喻,他的思想体现在行动中。胡志明是一位务实的人,敢于思考和做大事、奇事异事,但不空想,不妄想,不急躁!” (2)我认为,过去和将来都会有更多书籍和学术著作能够探讨胡伯伯身上“思想付诸行动”、“敢想敢做”、“不抱幻想、不急躁”的品质。《光辉的胡志明道德》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所选故事的真实性;叙事艺术简洁明了,展现了这位领袖的个性和品格;此外,教育内容贯穿于生活故事、宗教故事和事件之中,因此每篇文章结尾的教训也都平和而深刻,避免了近期出版的许多关于胡伯伯的书籍中常见的“语气”和“夸张”……
也许正因为如此,军旅诗人谢友燕所著的有关胡伯伯的书才于2007年由青年出版社第四次重印!
----------------
(1)《大友彦:胡志明的光辉道德》,清年出版社,河内,2007年第4版。
(2)范文同:《胡志明思想的基本认识》,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1998年,第168页。
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