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铭记还珠起义的英雄精神

DNUM_CCZACZCABD 22:45

(冯宪光)- 距今13个世纪前,即公元713年,在还州,梅实鸾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揭竿而起,反抗唐朝,建立自治政府,建立了梅王朝,为我国人民带来了近十年(713-722)的独立和自治。

梅淑岷成长于亡国之灾,童年生活艰辛,继承了祖国和家族的文化传统,早年又经历了独立生活的磨难,因此他有机会深刻体会到我国人民在北洋侵略者残酷统治和剥削下的苦难。抗击外敌、拯救国家、拯救人民、恢复独立自主的愿望,加上梅淑岷坚毅的性格、钢铁般的意志和敢想敢做的勇气,熊熊燃烧的烈火愈演愈烈,最终点燃了震惊唐朝、当时响彻安南的还州起义的熊熊烈火。

基本准备就绪后,梅殊鸾于713年在还州(今河静和义安地区)率众起义,并迅速取得胜利。他登基称帝,自称梅黑帝,建立自治政府,并不断招募士兵,建立根据地,扩大起义规模,北上攻占同平城(今河内),迫使唐朝军队和官员逃回国。然而,在722年平定了内部叛乱后,唐朝集中兵力镇压还州起义,年轻的梅朝迅速灭亡。

不到十年,还州起义迅速蔓延至其他许多省份,不仅吸引了当地民众的参与,还与包括蓝邑、真立和金兰等军在内的众多参战地区建立了联系。我国人民从北方侵略者手中重新获得了独立。还州自豪地成为以梅黑德国王为首的自治王朝的首都,并以万安城(位于今南丹)为都城。这一成就不仅展现了军事战略和高超的民众动员能力,也展现了乂安国王梅黑德的外交才能。

梅淑岷率领光荣的还州起义,建立了越南人民的独立王朝,成为义安省第一位杰出的子孙,以功勋卓著的君王身份载入史册,为古代还州和现代义安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梅淑岷与潘佩珠、胡志明主席等众多名人一起,使红山、林河乃至整个国家闻名遐迩,使义安省比全国其他地区更加自豪和光荣。

梅淑岱的一生和事业以及还州起义在乂安的祖国和越南人民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不仅在乂安,而且在其他一些农村地区,都有与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的历史文化遗迹,如位于梅富乡(河静省禄河县)的梅家教堂和梅淑岱庙;位于南丹县(乂安省)的梅黑帝陵及其母亲梅王庙和陵墓、梅淑辉王子庙、南山上祥庙、卡兰公社、万安城堡……;位于河内市纸桥县的德映庙遗址群;位于海防市安阳县国俊乡的遗迹群……更具体地说,在南丹,每年一月中旬都会按照计划举行梅王庙会(从今年开始,这是省级节日),来自各个地区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庄严地聚集在这里,但同样感到高兴、快乐、兴奋,沉浸在充满人性的社区文化活动空间中。

还珠起义是一份有力的历史见证,有力地表明了我国民族争取独立、自治的愿望,同时彰显了当时义河人民英勇、坚韧、勇敢的精神,对以后的起义起到鼓舞和增强作用。继二忠夫人起义(公元 40-43 年)、巴朝起义(公元 248 年)和李碑起义(公元 542 年)之后,梅淑媛领导的还州起义是历史上第四次大规模反抗中国统治的起义,并被认为是 8 世纪末冯兴起义、9 世纪初杨清起义、10 世纪初九承佑起义和九承好起义的开端,为民族在长期顽强反抗中国统治的斗争道路上增添了力量,并最终在 938 年吴权率领的白藤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恢复了完全的独立和自治。
梅淑岱的功绩和还州起义,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依然是乂安人民在全国面前引以为豪的宝贵遗产,依然是我们民族在世界民族面前引以为豪的骄傲。纵然时光流逝,但当年还州英雄的气概,始终与祖国山河的神圣灵魂交相辉映。


Le Duc Hoang(荣市大学历史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永远铭记还珠起义的英雄精神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