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乂安省力争实现粮食产量70.88万吨。
预计严重寒流、早寒、病虫害复杂多变等因素将对2025年春季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影响。
11月6日下午,乂安省召开2025年春季作物生产项目部署会议。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德、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冯清荣、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武氏绒共同主持会议。

预计2025年春季作物生产将面临冷空气来得早、严寒天气来临的局面,严寒天气正值作物出苗播种期,不仅会影响生产进度,还可能造成作物受灾。
特别是在2025年春季作物,面对全球经济、政治和气候不稳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明年稻米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因此,现在也是我们大力推广优质稻米生产,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义安省稻米产值的最佳时机。

根据预测的优势和困难,义安省制定了计划,合理安排了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季节,以适应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指导思想是灵活果断,动员整个政治体系集中精力指导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提升所有资源,使2025年春季作物在面积、产量和产量方面达到最高水平,确保安全高效生产。

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门的目标是,2025年粮食产量力争达到约120万吨。其中,2024年冬季作物产量预计为7.275万吨;夏秋季作物始终面临水资源、季末洪涝、病虫害和产量低等诸多挑战。因此,2025年春季作物必须力争达到70.88万吨。
具体来说:水稻种植面积9.05万公顷,产量62.465万吨;玉米种植面积10.88万公顷,产量70.88万吨。此外,还有花生、红薯、各类蔬菜等短期作物……
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德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春季农作物生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全年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

如果说夏秋生产最大的困难是灌溉水源和季末涝灾,那么春季生产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严寒和早寒;福寿螺、稻瘟病、谷黑穗病、草地贪夜蛾、木薯花叶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复杂且难以预测,这些因素预计将对春季作物,特别是稻苗等作物播种期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影响。
总结2024年春季作物种植经验教训,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德指出,在制定2025年春季作物种植项目和指导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克服两个不足之处:花生、生物质玉米和红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目标未达到既定计划。提前10-15天种植的水稻种植区产量低于按照推荐种植计划种植的种植区。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制定了2025年春季作物生产项目,明确了6大优势、8大难点和10个主要实施方案。为组织好2025年春季作物生产,在面积、产量、产量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最大程度减少自然灾害和疫情造成的损失,要求各地方同步落实农业部提出的各项措施。
要明确具体任务,让整个政治体系都能参与指导生产。除了中央政府的支持政策和省级常规支持政策外,建议各县、市、镇人民委员会积极安排地方预算,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支持农民投资发展生产,特别是推广有效模式。
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德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