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的傀儡国王

February 25, 2013 18:16

初春午后,细雨淅淅沥沥,我们跟随牧童来到了春安教区(琼春-琼吕)。我们仿佛迷失在一个游乐园里,花园里有精美的假山,上面雕刻着各种微缩景观:插秧、划船、舂米、钓鱼……栩栩如生。问起后,我们才知道,这里正是“琼木偶之王”——胡文坦的故居。

(Baonghean)-初春午后,细雨淅淅沥沥,我们跟随牧童来到了春安教区(琼春-琼吕)。我们仿佛迷失在一个游乐园里,花园里有精美的假山,上面雕刻着各种微缩景观:插秧、划船、舂米、钓鱼……栩栩如生。问起后,我们才知道,这里正是“琼木偶之王”——胡文坦的故居。

谭先生出身贫寒,父亲曾做过佣人,后来被人收养,生活艰辛,种田、挖红石、养虾、开拖拉机、卡车……什么都干过,但谭先生有一件事始终无法割舍,那就是他对木偶戏的热爱。十多年前,他加入了一个四处演出的木偶剧团,但因为生活原因,团员们陆续退出,木偶剧团也随之解散。无法再演出的谭先生,无比想念木偶,无比怀念演出。为了满足这份思念,他发明了制作“自动木偶”的方法——这样他就可以根据自己准备的每一个场景,独自操控一整个木偶剧团。

关于那些木偶剧团,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流连于Than先生家,观看村民们免费表演的“自动木偶”。随着木偶戏的场景在眼前展开,我们仿佛置身于北部三角洲,与莲英和莲池一起唱着官和民歌。登上西北山区,让心灵在Khen舞中被蒙族男孩娴熟的舞步带走,加入泰国少男少女的竹林舞节。前往西原,在篝火旁聆听酒节的歌舞。然后观看合唱团、西洋小号乐队和民族管弦乐队交融,奏出欢快的乐章。透过“田园”场景看宁静的生活,农夫每天劳作,种稻、耕田、放牛、放风筝,还有鸭子、鸡、水牛等动物……木偶的动作都栩栩如生,栩栩如生:乐师弹奏乐器,用脚打着节拍,点头致意,目光扫视观众;蒙古族男孩吹着笛子,在一位打着伞、娇媚动人的姑娘身旁蹦蹦跳跳;水牛边走边摇尾巴……更让观众惊叹不已的是,几十个木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每个木偶的容貌和性格都各不相同,但动作却节奏分明,配合默契,活灵活现。一个场景接一个场景地演绎,带给观众不同的体验,不禁赞叹:仿佛真的一样!



“傀儡国王何文坦”和他的傀儡。

Than先生说,从最初的想法到拥有一套自动木偶,他必须花费数月的时间仔细研究每个角色,准备购买原材料,例如:布料、油漆、木材……然后是机械细节,例如齿轮轴……以制作成自动木偶。他说:“最困难的一步是从单个木偶开始,将它们组装到每个场景中,必须使木偶的动作相互匹配并且生动活泼。有时需要花费数周时间来编辑西方小号合奏中木偶不同步的动作,如何让手偶按下小号键,脚与其他木偶打出节奏……对于每个场景,Than先生还会为每个场景找到一段音乐或一首适合每个场景的歌曲,然后将其录制在CD上,并在表演时,当场景选择合适的音乐时,该歌曲就会在扬声器中播放。

制作木偶和整套自动木偶需要一双巧手、敏锐的审美、对电学和机械工程的了解,以及坚持不懈的毅力。Than先生研究并利用损坏的电风扇马达和自制的齿轮,打造出驱动木偶和每个木偶的“引擎”。他利用空闲时间,或者不用下地干活的雨天,拿出工具,一丝不苟地工作:缝制每一件衣服、涂上每一根指甲油、整理每一根头发、穿上鞋跟……逐步完善每个木偶,不断调整木偶的动作,使其灵活灵动。就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他完成了每个木偶,创作了每一个场景。在他灵巧的双手下,那些看似被丢弃的无生命之物,变成了美丽而充满灵性的人物:关公姑娘、泰国姑娘、蒙族男孩、歌女、乐师、老船夫、水车、米臼、水牛……看到他如此热爱,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趁着打工赚点外快,而沉迷于“幼稚的东西”呢?他只是笑着说,这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喜欢就去做,没人会强迫他。经过近十年的积蓄,如今,谭先生已拥有8套自动木偶、数百个各式木偶的“巨额财富”,被大家誉为“琼府木偶大王”!

除了花费时间和金钱制作木偶和木偶布景外,谭先生还购买了扩音器、音响和灯光设备,让这些木偶布景运转起来,在节假日、春节等节日免费为乡内外民众服务,为孩子们、学校服务……他说:“有时下着毛毛雨,刮着风,但人们仍然络绎不绝地来看,让我和父亲忘记了寒冷,互相鼓励要努力做好,因为没有什么比为祖国服务更快乐的了”。

在宣安村举办首届春季木偶戏演出后,谭先生告别演出,表示他计划邀请更多演员,恢复木偶戏表演,演出几十年前表演过的具有很高教育意义的戏剧,如《午后会议》、《宝聪审判》、《父亲不说》等,并上演更多新剧目,以保护这种美丽而独特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正日益面临失落和被遗忘的危险。


德勇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琼的傀儡国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