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高原积极预防牲畜饥饿和寒冷
冬季,义安高原常遭遇严寒天气。地方政府主动检查,指导群众落实各项措施,防止牲畜挨饿受冻。
盖好并加热水牛和奶牛
桂峰县Tri Le乡Na Nieng村的Tho Cha Nhia先生家拥有多年饲养水牛和奶牛的经验,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水牛群挨饿受冻。Nhia先生说:“我家养了4头水牛,现在正是把它们育肥,准备在年底和春节出售的时候。” 他们种植了超过1公顷的象草,储存了稻草,确保牲畜有饲料;积极地覆盖牛棚,在地上铺上稻草,生火取暖,并添加盐水和矿物质,以增强水牛群在寒冷天气中的抵抗力。

Tri Le 乡是桂风县的一个高地乡,拥有5000多头水牛和奶牛。Tri Le 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卢文强先生表示:“为了确保畜牧业发展,该乡动员群众在牛棚内饲养水牛和奶牛,逐步淘汰放牧习惯;推行种植象草作为牲畜饲料的模式。目前,全乡拥有100多公顷象草,积极为大型牲畜提供饲料,尤其是在冬季。同时,该乡还宣传并指导农户落实预防牲畜饥饿、寒冷和疾病的措施。”
桂风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裴文贤表示,从寒冷季节开始,县农业局在检查疫情情况的同时,还开展宣传,动员人们注意照顾自家的牲畜,避免因牲畜棚不安全而挨饿或被冻死。

在高地的芒龙乡(奇山县),冬季气温比低地乡低3-5摄氏度,水牛和奶牛在冬季经常被冻死。因此,这里的苗族人民有防止牲畜饥饿和寒冷的经验。芒龙二村的武琼瓦家饲养了6头商品水牛和奶牛。瓦说:冬天这里天气总是很冷,所以牛棚里总是盖着防水布,昼夜烧着柴火取暖。食物方面,除了储存稻草外,家里还利用园地和山地种植象草,这样奶牛就吃得很饱。
芒龙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刘巴楚先生表示,畜牧养殖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目前,全乡饲养和发展了4000多头牲畜。公社积极动员群众参与畜牧养殖,并将畜禽养殖纳入村里的公约和协议,并要求群众认真履行。公社已指示农会和公社兽医指导群众做好牲畜防饥、防寒、防疫工作;组织群众全面接种各类疫苗,预防冬季疫病;密切检查和监测牲畜,防止疫情发生。
奇山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局长阮春长表示,目前,大多数畜牧户都有意识地投资建造坚固的牛棚,以便在寒冷的季节饲养水牛和奶牛。这被认为是帮助地方维持每年牲畜存栏数量并降低牲畜疾病风险的有效解决方案。除了确保足够的温暖外,地方当局还鼓励人们为牲畜准备食物和水源。
目前,祥阳全县共有水牛近1.7万头,奶牛超过3.4万头,生猪24444头,家禽近44.5万只。每年,该县指示地方扩大象草种植面积,用于饲养水牛和奶牛,面积达414公顷,全县笼养牛户占比达70%以上。该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局长阮文和表示:“冬季,仁梅、梅山等山区乡经常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可降至3摄氏度以下,并出现霜冻。因此,从入冬以来,该县注重指示职能部门、办公室定期通报天气动态,及时通过媒体发布信息,让全民知晓,主动做好防寒工作。成立工作组赴当地指导、检查、督促做好人畜禽等防寒抗寒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积极预防牲畜饥饿和寒冷
据水文气象部门预测,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冷空气可能活跃,引发强寒流,并伴有霜冻和冰冻。11月底,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发布了第5243/SNN-CNTY号批示,要求在2024-2025年冬春作物期间积极预防和应对牲畜饥饿和寒冷。

为积极落实预防和应对牲畜饥饿和寒冷的措施,特别是在山区,指导专业部门和公社重点清点现有牲畜存栏量,特别是在森林中自由放养的水牛和奶牛,制定计划修建牛棚,储备牲畜饲料,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饥饿和寒冷的计划。同时,在寒冷季节到来之前,应及时淘汰和减少存栏量,特别是老弱的水牛和奶牛,根据圈养条件和保证牲畜存栏的充足性,各户应根据自身养殖能力保持适当的存栏量。
成立工作组深入基层,深入指导、检查、督促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重点关注山区、高原地区等牲畜冻害高发地区。指导畜牧养殖户主动监测,发现牲畜冻害死亡及时报告。各地积极动用储备资金,及时部署防寒保暖工作。结合项目建设,支持贫困畜牧户、政策性养殖户等加固、覆盖棚舍,购买补充饲料等物资和资金。
根据农业部的建议,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绝对不要让水牛和奶牛进行劳动或放牧;需要将水牛和奶牛圈养起来进行控制、护理和管理;实行晚放牧早还牧的制度,并使用麻袋和毯子为牲畜制作防寒外套。此外,在非常寒冷的日子里,需要煮温水给水牛和奶牛饮用,并添加盐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