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高地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牲畜挨饿受冻。
冬季,义安高原地区常年严寒。当地政府积极巡查并指导民众采取措施,防止牲畜挨饿受冻。
给水牛和奶牛盖上毯子保暖
拥有多年养牛经验的托查尼亚先生一家住在桂峰县特里勒乡纳尼恩村,他们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水牛群挨饿受冻。尼亚先生说:“我家养了4头水牛,现在正是催肥的时候,准备在年底和春节出售。”他们家种植了一公顷多的象草,储存稻草以确保牲畜的饲料来源;他们还主动为牛棚加盖防寒,在地上铺上稻草,生火取暖,并在水中添加盐水和矿物质,以增强水牛群在寒冷天气里的抵抗力。

作为桂峰县的一个高地公社,智乐公社拥有超过5000头水牛和奶牛。智乐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卢文强先生表示:为确保畜牧业发展,公社动员村民圈养水牛和奶牛,逐步淘汰放牧方式;推广种植象草作为牲畜饲料。目前,全公社已种植象草超过100公顷,积极为牲畜提供饲料,尤其是在冬季。同时,公社还开展宣传指导,引导村民采取措施,防止牲畜挨饿、受冻和生病。
桂峰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裴文贤先生表示,从寒季开始,除了审查和检查疾病情况外,该县农业部门还开展宣传,动员民众注意照料家里的牲畜,避免因畜舍不安全而导致的饥饿和冻伤风险。

在奇山(Ky Son)的芒龙(Muong Long)高地公社,冬季气温比低地公社低3-5摄氏度,水牛和牛经常在冬天被冻死。因此,这里的苗族人积累了丰富的牲畜防寒防饿经验。芒龙2村的武雄娃(Vu Giong Va)一家饲养了6头商品水牛和牛。娃分享道:“这里的冬天总是很冷,所以牛棚总是用油布盖着,日夜烧柴取暖。为了保证牲畜的饲料,除了储存稻草外,他们家还利用菜地和山坡种植象草,这样牛就能吃得饱。”
芒龙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刘伯祖先生表示,畜牧业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目前,全乡饲养和发展牲畜超过4000头。乡政府积极动员村民参与畜牧业,并在村规和契约中明确规定了牲畜和家禽的养殖,确保村民切实履行承诺。乡政府还指示农民协会和兽医人员指导村民做好牲畜的防饥防寒防病工作;组织开展各类疫苗的全面接种,预防冬季疾病;密切检查和监测牲畜,防止疾病爆发。
奇山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阮春长先生表示,目前大多数畜牧户都意识到在寒冷季节投资建造坚固的牛棚,以保护水牛和奶牛。这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当地每年维持牲畜数量,并降低牲畜患病的风险。除了确保牲畜有足够的保暖措施外,地方政府还鼓励村民为牲畜准备充足的饲料和饮用水。
目前,祥阳县共有近17000头水牛、34000多头牛、24444头猪和近445000只家禽。该县每年都指导各地扩大象草种植面积,用于饲养水牛和牛,种植面积达414公顷。全县笼养牛户比例超过70%。祥阳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阮文和先生表示:“冬季,像仁梅、梅山等山区乡镇经常出现寒冷天气,最低气温可降至3摄氏度以下,甚至出现霜冻。因此,从入冬以来,该县就着重指导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定期更新天气预报,并通过媒体及时发布信息,让所有民众了解情况,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严寒天气。”成立工作组,前往各地指导、检查和督促开展防寒防灾工作,保护人民、牲畜、家禽免受寒冷侵袭,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主动预防牲畜挨饿受冻。
据水文气象部门预测,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可能出现强寒潮,并伴有霜冻和冰冻天气。11月底,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发布了第5243/SNN-CNTY号公函,旨在积极预防2024-2025年冬春季作物期间牲畜遭受饥寒之苦。

为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牲畜,特别是山区牲畜的饥寒问题,应指示相关部门和乡镇重点对现有牲畜存栏量进行全面审查,尤其要针对在林区自由放养的水牛和牛制定圈舍建设、饲料储备等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饥寒防控措施。同时,在寒冬来临前,应根据圈养条件和饲料供应情况,对牲畜进行淘汰和减产,特别是对年老体弱的水牛和牛。农户应根据自身养殖能力,维持适量的牲畜存栏量。
成立工作小组,深入基层指导、督导、检查和督促防控饥寒工作,重点关注牲畜易受饥寒影响的山区和高海拔地区。指导畜牧养殖户主动监测牲畜状况,及时报告因饥寒导致的死亡情况。各地主动调动储备预算,及时开展牲畜防寒救灾工作。整合各项计划和项目,为贫困畜牧户、政策性畜牧户等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用于加固和覆盖畜舍,以及购买牲畜补充饲料。
根据农业部的建议,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绝对禁止水牛和奶牛自由放牧或劳作;必须将水牛和奶牛圈养起来进行控制、照料和管理;实行晚放牧早退的制度,并用麻袋和毯子为牲畜制作防寒衣物。此外,在严寒天气,需要将水煮沸后加盐饮用,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