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高原控制非洲猪瘟
与一个月前相比,义安省山区非洲猪瘟疫情已出现缓和迹象。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让人们安心保护牲畜,确保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的粮食供应。
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2024年9月至10月,洪涝灾害过后,该省非洲猪瘟再次强势暴发。不过,自11月中旬至今,高原地区疫情已出现趋缓迹象。

新岐县是养猪规模较大的地区,约有6.5万头猪,主要由家庭饲养,共有7个农场。该地区的非洲猪瘟疫情分为两个阶段:2024年1月至6月,发生在4个乡的7个家庭,共销毁140头猪;2024年9月至10月,疫情继续发生在7个乡的47个家庭,共销毁400多头猪,重量超过24吨。

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新岐县采取同步措施,迅速控制疫情。该县已颁布第3844号决定,成立3个检查组,指导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点控制和防止非洲猪瘟的蔓延。
代表团的任务是检查基层防疫工作,纠正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向县领导汇报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此外,新岐县还下达了45项关于预防非洲猪瘟的指示,要求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
在奇丹公社,据记者了解,疫情发生后,公社设立了疫点,组织对猪舍进行消毒喷洒,并按程序销毁了病猪。因此,从11月9日至今,当地没有再发生猪只异常死亡事件。

新岐县奇新乡兽医官陈红芳先生表示:“全乡目前共有1200头猪,由农户饲养。11月初,清新村爆发疫情后,当地立即封锁了该地区,并严格采取预防措施。农户也都自觉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了消毒和灭菌措施。正因如此,两周后,清新村只有3户农户感染了猪瘟,没有出现疫情蔓延到其他村的迹象。风险区域也已缩小。”
新岐县还向22个乡镇发放了900升化学药剂,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其中重点支持疫情发生地——同文乡、前岐乡、新安乡及周边乡镇。由于采取了同步、有力的防控措施,目前该地区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
安山县是义安省疫情最复杂的地区,尤其是在2024年9月至10月期间。据统计,自2024年初至今,全县共有13个乡(共710户)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共销毁生猪3588头,总重量超过200吨。这对当地人民和畜牧业来说都是重大损失。

面对疫情复杂发展,安山县采取了最高级别的防控措施。该县已出台34份有关防控非洲猪瘟的领导指示文件,并成立了县级非洲猪瘟防控指导委员会。
同时,指导各村、居委会、小组对生猪存栏情况进行盘点和统计,提出防控方案和预案,确保不出现被动局面。县里同步部署疫情监测、宣传、消毒、生猪及生猪产品运输和交易管控等防疫措施;指导对非洲猪瘟检测呈阳性的病死猪按规定进行销毁,防止疫情蔓延。
特别是,该区设立了43个检查站,昼夜不停地管控进出疫区的动物和动物产品流通。工作组每天深入疫区,更新信息,监测疫情发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得益于同步采取的有力措施,自11月中旬至今,全县仅1个乡(永山乡)存在需销毁的死猪,其余3个乡(平山乡、会山乡和灵山乡)已宣布无疫情。此外,其余9个乡(福山乡、开山乡、高山乡、套山乡、甘山乡、德山乡、龙山乡、石山乡和谅山乡)已无需销毁的死猪,但未超过21天,无法宣布无疫情。在全省疫情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这已是十分显著的成果。
不仅在新岐县和安山县,事实上,自11月中旬至今,该省非洲猪瘟疫情已出现降温迹象。桂丰县、归合县和祥阳县各有4起疫情,且持续时间未超过21天。昆强县有2起疫情,岐山县有1起疫情,义丹县和归州县等县尚未发现非洲猪瘟病例。
不要主观或者疏忽。
自2024年初以来,非洲猪瘟在义安省强势爆发,尤其是在2024年9月下旬洪灾过后达到高峰。据该省畜牧兽医厅统计,自今年年初以来,全省已发生250多起非洲猪瘟疫情,导致扑杀生猪超过1万头。疫情主要发生在畜牧养殖条件差、无法保证疫病安全的山区。

虽然自11月中旬以来,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根据省畜牧兽医厅的建议,各地方、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对疫情仍不能主观臆断,因为疫情再次暴发的风险仍然存在。
省畜牧兽医厅副厅长陈武巴先生表示:“当前,天气变化无常,空气潮湿,为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生猪价格高企,尤其是春节期间猪肉需求旺盛,小规模养殖户倾向于复养。此外,生猪及猪肉产品的屠宰、收购、销售和回收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管理难度较大,因此非洲猪瘟疫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再次爆发并持续蔓延的风险很高。因此,各地方切勿主观臆断,疏忽疫情防控,要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2024年11月15日,义安省人民委员会颁发了第45号指示,关于集中力量、同步采取有力措施防控非洲猪瘟。据此,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要求各县、市、镇人民委员会主席、部门主任、省级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相关单位指示地方主动密切监测疫情;及早发现、预警并指导彻底处理疫情,防止出现新的疫情;按照非洲猪瘟防控规定和指示处理和销毁病猪、疑似病猪和死猪;及时发现、预防和坚决处理买卖、运输病猪、倾倒死猪等传播疫情、污染环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