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春土地上的专业种植区
(Baonghean) - 南春是南丹县的一个半山区公社。其生产用地资金不多,但由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其土地利用率已达到全县最高水平之一……
我们抵达南春时,正值农民们忙着耕耘和照料准备在春节期间出售的蔬菜。田野里一片忙碌的景象,人们忙着耕耘、耙地、施肥,为春稻的到来做准备。在蒙村7组(Mung)的田里,黎氏香女士正热情地迎接水稻的到来,她兴奋地说:“田地改造好了,引水灌溉很方便。每年,在这3亩地上,我们家能稳定地种上两季水稻,还能种上第三季蔬菜或冬玉米,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很高,每亩能超过3.1公担。”
南春县第六村农业推广官员阮文香带我们参观了该村的农业种植区,他说:“全村有40公顷农业用地,该村形成了两个主要生产区:水稻区和彩叶区。近年来,该村投资了混凝土灌溉渠项目和种子,采用科学的养护和病虫害防治方法,按照正确的程序为发展多系统蔬菜创造有利条件,每年轮作3种彩叶作物、1种水稻。春季作物是苤蓝和苦瓜,夏秋作物是水稻,冬春作物是黄瓜、苤蓝和玉米。韭菜被认为是一种优势作物,因为它们容易种植,适合这里的土地和土壤。一次种植可以收获2年。从种植韭菜,人们每个月的收益不少于300万越南盾。由于坚持土地和季节,人民的专业菜田每年每公顷收入超过 5000 万越南盾。
![]() |
第 6 个村庄(南春 - 南丹)的农民负责种植商业蔬菜。 |
南春是南丹县较早完成土地转换的三个试点公社之一。土地整理后,每户有1-3块地(以前每户有6-7块地)。全社目前拥有1200多公顷自然土地,其中573公顷农业用地包括320公顷水稻田、146公顷彩田和64公顷池塘湖泊。该社地处半山平原,土地类型多样,为规划生产区创造了有利条件。该社目前有5座水坝和8座正在运行的抽水站。得益于民众的贡献以及部分灌溉费补偿,该社修建了12多公里坚固的混凝土渠。这是激发农民生产耕作动力的重要前提。
公社农业部部长阮友顺先生表示:“公社的农地储备资金不多,但利用优越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在合适的田块上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和轮作方案。确保不让储备资金空转造成浪费,从而提高农地利用率。根据县委关于转换种植结构政策的第9号决议精神,公社从生产季节伊始就积极制定项目和年度转换计划。在此基础上,动员农民将低效的水稻田转变为蔬菜种植地,并制定适当的轮作方案,以充分发挥储备资金的潜力。公社有意从省农业推广中心引进先进优质杂交水稻品种、蔬菜品种和韭菜品种。特别是,‘三越’苦瓜品种在群众种植后,被评价为产量最高、市场易销、价格优廉的瓜类品种。” 好的
了解南春县过去有效挖掘农业用地潜力的具体措施后得知:全乡农业用地分为三大区域:低洼地区均匀分布在12个村,总面积近200公顷,种植结构为春茬和夏秋茬,每年种植2季水稻。绿地地区面积近180公顷,主要集中在4至7村,灌溉方便,不受雨水和洪水影响,适合每年种植2季水稻、1季彩稻或2季水稻、1季冬玉米。彩色特色种植区总面积近80公顷,集中在山麓地带,适合特色种植,每年轮作4茬,种植春季苤蓝、夏秋苦瓜、冬季黄瓜等短期彩色作物。据当地群众反映,彩色种植是当地最主要、最稳定的收入来源。
凭借在作物季节的主动性和每块土地合理的种植结构,南春省目前在农地资金使用和提升效益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该社农业推广局局长阮友山表示:“全社规划了6个蔬菜专业田,平均每块田3-5公顷,每公顷收入5000-6000万越南盾,其中5公顷韭菜采用安全蔬菜模式种植,收益较高。据农民测算,在落实县委9号决议精神,实施农地资金转换和挖掘潜力两年后,该社土地利用系数已从1.9倍提高到2.5倍。今后,该社将继续动员群众转换种植结构,特别是低效水稻田;并结合新农村建设计划,在肥沃土地上建设20公顷安全蔬菜种植区……”
良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