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之地迫切需要电力
(Baonghean.vn)- Pha Day 曾是麻风病患者家庭的居住地,被群山环绕,与外界隔绝,被视为“绿洲”。直到现在,这一地区的人们还在等待电网的光芒。
六月底的一天,我们走进了贵州省周平乡的帕戴村。烈日炎炎,周围的石灰岩山脉散发着热气,空气中弥漫着一丝闷热。
临近中午,人们从甘蔗地里回来,大汗淋漓,大家都筋疲力尽,第一件事就是找个扇子来驱散周围的热气。
帕戴(Pha Day)就像周平(Chau Binh)的一片绿洲,被连绵起伏的岩石山脉与周围隔绝,距离乡镇中心约6公里。以前,要到达帕戴,必须爬上木梯翻越悬崖,路途险峻,这里曾是麻风病人的住所。
如今,通往帕日的道路已经铺好,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但由于距离中心较远,人口稀少,电力行业尚未拨款为该村投资建设国家电网系统。
![]() |
珠平县帕戴村村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用电照明,用电扇驱暑,不再用竹扇。图片:孔建 |
梁文和先生一踏上楼梯,就立刻摸到墙边,拿出一把竹扇,双手扇着,直到脸上的汗都干了。这时,梁文和先生才恢复了力气,和客人聊天:“要是能通电就好了,只要按一下按钮,炎热和疲劳就都消失了。这样扇风很累,而且这么热的天气,我根本睡不好。”
厨房里,梁氏秋——平先生的妻子——也开始生火做午饭。外面很热,屋里却因为炉火的灼烧而显得更加闷热。
由于没有电网供电,Pha Day 的居民不得不使用充电灯来照明。图片:Cong Kien |
梁文平先生家的柱子上,一直挂着一盏充电灯,晚上用来照明。每隔两三天,他就要走7公里路,到乡中心亲戚家去取充电灯的充电器,光是这件事就费时费力。而且,这不仅给他自己,也给房主带来了不便,所以他必须谨慎使用充电灯,一般只在吃饭时间和必要时才用。
村长魏氏丽叶女士介绍说,帕戴村共有42户泰族家庭,分散居住在山脚下,大多是贫困户,生活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其中就包括缺电。夏季是帕戴村最艰难、最艰苦的时期,因为没有电网,对日常生活和生产造成极大影响。
![]() |
整个归州县目前有39个村庄没有电。人们不得不使用小型水力发电厂、充电灯和煤油灯照明。有些家庭使用手电筒。图片由 |
空气闷热,人们不得不用竹子或树叶编成的篮子来避暑。照明方面,大多数人使用煤油灯,只有少数家庭有条件使用充电灯。村里的孩子上夜校面临诸多困难,视听设备也十分有限。
“这里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希望能够早日用上电,开阔视野,享受生产生活便利。”帕戴村村长说。
据归州县人民委员会报告,截至目前,全县仍有39个村(约2220户,占比约16%)尚未用上电网。其中,最多的是周峰村(14个村),其次是田林村(8个村),周环村(5个村),周平村(5个村),周海村(4个村),周行村(1个村),周顺村(1个村),周平村(1个村)。
同时,根据总理的指示,到2020年,全国所有村庄的居民都必须接入国家电网,这意味着最后期限已经非常紧迫。
![]() |
归州县帕戴村和其他38个村庄的村民们希望早日迎来“文明之光”,改善生活,摆脱贫困落后。图片:孔建 |
谈及这一问题,归州电力公司总经理张光定表示:“电力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6年至2017年实施,旨在为尚未通电的乡镇引入电网,目前已完成。第二阶段从2018年至2020年实施,旨在为剩余的村庄引入电力,目前正在勘察实施情况。”
希望电力工程能够按时完工,让Pha Day村和归州县其余38个村庄的人民都能享用“文明之光”。
丛健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