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地站在大海中央
(Baonghean)-在浩瀚大海之中,面对狂风暴雨,DK1平台系统依然坚定而自豪,红旗黄星飘扬,英勇地宣示着祖国海洋主权。在那里,坚定不仅体现在日夜坚守在平台上守护海天的战士们不屈不挠的意志上。
![]() |
将货物和春节礼物运送到 DK112 和 DK114 平台。 |
相关新闻 |
---|
由于船体较小,平台面积不大,只允许12人登船。每个礼盒都用塑料膜仔细包裹,以免被海水淋湿。从船到平台的距离看起来很近,但乘坐小船大约需要20分钟。船刚一靠岸,官兵们就纷纷到场,帮助水兵们扶住小船,以便记者们先行登船。大陆官兵与平台官兵热情握手,仿佛久久不愿分开。福原平台司令员阮文雄中校迅速向代表团汇报了任务进展。他强调:“近年来,得益于太阳能电池板和卫星收发系统的投入,我们能够看电视、听广播,了解大陆局势。我们心意坚定,齐心协力,确保完成好任务,坚决捍卫祖国的海空主权。”二区指挥部代表向平台官兵赠送了国防部、军队、党和大陆企业等部门的新年礼物,并嘱托和鼓励他们做好本职工作。一行人迅速登船返回舰上,并按计划前往其他平台。
距离福原平台约15海里(1海里=1.8公里)处是志政平台群(志政平台群共有3个平台)的DK1/11平台。受附加低压影响,接近DK1/11平台时,海浪逐渐增大,只有最多12人(包括记者、通讯员和第二指挥部官员)被允许登上平台。由于海浪巨大,很难通过通往平台的垂直台阶,于是平台上的官兵放下绳索,将每个人都从船上拉上来。平台上的官兵激动地拥抱了从大陆赶来的人们。 DK1/11平台指挥员阮春河少校眼含热泪:“这几年,每年临近春节,都有大陆代表团来慰问、送礼物,但今年我们只能上到平台上去。往年风浪大,我们只能把礼物用塑料袋包好,绑在绳子上,自己拉上来。至于各地区指挥员、军官、记者的新年祝福,也只能通过对讲机来传达……”
在将一箱箱货物和春节礼物搬进站台中央房间的官兵中,我通过他的声音认出了我的“老乡”——杨文北上尉。杨文北上尉说,他的家乡是南丹县春林乡,在DK1站台工作了17年,这是他和队友们在站台执勤的第11个春节假期。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在DK1/11站台上,有4位来自义安省的兄弟。他们分别来自新基、义禄和安山,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各自被分配的任务,为胡伯伯敬爱的祖国感到自豪。目前,杨文北上尉已被调往7/15站台工作。据初步统计,在站台系统上,约有25名来自义安省的兄弟正在履行守护祖国海天的神圣职责。
在DK1/11站台与同胞们的故事,几乎占据了义安报记者在站台上1小时30分钟的全部时间。在故事中,北先生动情地说道:“去年春节前两个月左右,我在站台上,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但由于工作原因,海浪大、风大,又没有船只进港,没能回家为父亲办丧事。部队里的战友们鼓励我,与我分享,我强忍悲痛,化悲痛为行动,认真履行职责。今年春节前,部队为我创造条件,让我回家为父亲庆祝一周年的忌日。两周前我刚回到站台,继续与战友们一起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告别前,北先生将站台上最丰富的食物——鱼干送给了同胞们。 “这里除了种植蔬菜,海里的鱼也是主要的食物来源。有时候部队一天能捕到几十公斤鱼,吃不完,兄弟俩就把它们晒干,送给大陆。”巴克先生说。工作组回到舰上,参观了其他平台。在返回舰上的小船上,我们看到巴克先生和官兵们站在平台的最底层,挥舞着双手,仿佛想把思念和感动传递给大陆……
DK1海上平台于25年前建成,确立了祖国对海洋和岛屿的主权。目前,南部海域共有15座平台,其中一些平台经过加固、升级和新建,更加坚固宽敞,堪称真正的海上“钢铁堡垒”。这些平台四面八方,下方是浩瀚无垠的大海。风浪虽大,但一代又一代DK1平台的官兵始终意志坚定,日夜坚守,时刻关注着海上局势,并及时向大陆和当局报告,寻求解决方案。
平台矗立在大海中央,经受着海浪和风暴的侵蚀和摧残,1990年、1996年、1999年,多座平台沉没。在艰难困苦中,平台官兵坚守岗位,坚守在海上,履行公民和军人的责任。一代又一代在平台上工作的官兵都清楚地记得战友们的英勇牺牲。那就是阮友光烈士——DK1/3福新平台副司令员、中尉,平台垮塌时,全队在海上驰援多日;在巨浪和狂风的袭击下,他将自己的救生圈和最后一块干粮给了最虚弱的战士,自己在战友们无限悲痛中于1990年12月5日在海上英勇牺牲;这就是烈士阮文安上尉在2A/DK1/6 Phuc Nguyen站台的崇高行为;1998年,第八号风暴来袭,他留下来收集文件和国旗,但风暴来袭,他去世时,他刚出生的儿子还没有见到父亲的脸......
烈士的形象将永垂不朽:黎德鸿准尉、范道上尉、阮文恕上尉、黎进强中尉、吴西娥上尉、黄文菊战士、阮德行……他们严格遵守命令,英勇牺牲,拯救战友,在平台上战斗到最后一口气。他们的鲜血永远染红了国旗,融入了大海,使祖国的大海更加蔚蓝。在平台上牺牲的9名战友中,只有2名战友的遗体被找到。因此,“他们的坟墓是白色的浪花”。他们的精神、意志和躯体融入了大海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官兵继续保卫大海、天空和祖国……
在执行海上护卫任务过程中,平台官兵除了随时掌握事态发展、向大陆报告情况外,每年还要为数十艘遇险渔船提供海上救助。很多时候,渔船上有人在捕鱼过程中受伤,平台官兵都会为他们包扎、治疗;很多船只出现机械损坏、渔网损坏、缺少淡水、机油等情况,平台也及时给予支援。我们抵达思政平台的当天,就遇到了QN-97029渔船,船长是来自广义省的黎世毅先生,他正在向DK1/11平台的官兵寻求帮助,希望他们能帮忙修理渔船的变速箱。倪先生说:“我们渔民在这片海域捕鱼,感觉特别安心。需要支援的时候,平台上的战士们总是热情地伸出援手。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援,我们损失惨重,有时连性命都难以保住……平台真是一个坚实的后盾,让渔民们出海时感到安心。”
红旗953船继续向其他平台驶去。1月5日和6日,海面突然掀起巨浪。4米高的巨浪让船体不断摇晃,家具随着每次摇晃从船舱的一端移到另一端。然而,在2500马力的动力驱动下,这艘长43米、宽10米的船体依然向前推进,船员们说:“远远望去,这艘船就像湖面上的一片树叶。不过记者们可以放心,无论风浪有多大,我们都能安全前行。”目睹大陆与钻井平台之间跌宕起伏的情感,以及海上航行的景象,船上最年长的人、前江省文学艺术协会会员、诗人陈杜廉(今年67岁)立即创作了这样一首诗:“一浪高过一浪,堆砌千山万水/白雪皑皑,山谷幽深/天空翻腾,四面云雾缭绕/我随船摇曳,陶醉其中……九年零三年(HQ-953船)呼啸而过/风儿躲闪,银浪追随/记者和官员们不退缩/DK钻井平台一定要在春节当天交船”。
抵达位于思政平台群的DK1/14和DK1/12平台后,由于海浪较大,大陆代表团无法登上平台。多年来,向平台运送物资和礼物的传统方式是,平台会将浮标和绳索顺着洋流漂流到距离平台250多米的地方——这是避免船只在海浪较大时撞上平台的安全距离。这时,运输船会靠近,将用塑料袋包裹的礼品盒绑在绳索上,让平台官兵拉上来。他们通过对讲机传递着问候和新年祝福。对讲机那头,传来DK1/14平台指挥员黄国越中校哽咽的声音:“我们收到了大陆的礼物。可是,大陆的同志们,又要一年多的时间,上不了平台了……感谢大陆,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出色地完成任务,守护海天,让人们欢度春天,欢度春节……”。
告别思政区平台后,1月7日、8日和9日,HQ-953舰继续前往DK1/10平台,直至金瓯角。这趟旅程长达330海里,意味着我们将在海上航行近600公里,没有手机信号,没有3G信号,只有连绵不断的海浪……海军二区司令部的舰艇将迎着浩瀚的海浪,向福新号、福原号、玄陈号、思政号、桂阳号、巴克号、DK1/10平台以及海上值班舰艇运送物资和春节礼物。海军二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梅边水中校说:“所有平台都已升级,所有与大陆连接的信息每小时更新一次。”
官兵的精神生活也因为电视和卫星电话信号的出现而更加安稳。一些平台也有2G信号可以上网,但网速很慢,有时风浪大,根本无法上网。每个季度,都会有来自周边地区的船只来补充粮食和补给。在任何一个平台,兄弟俩都能增产青菜,保证饭菜丰盛……”。有记者好奇地问道:“那么,在平台上,你们能种些花来过年吗?”梅边水中校回答说:“我们没有试过种,因为泡沫箱里的地很小,只能种些吃的菜,但如果种的话,肯定行得通。”没有人再多问,现场一片寂静。大家都知道,几十年来,平台上的官兵们欢度春节,没有鲜花陪伴,却能享受到最美的花朵……
阮山
(DK1平台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