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克服质疑 达成高度共识
(Baonghean.vn)——经过两个工作日的休会,20国集团峰会于9月10日在印度新德里落下帷幕。出乎意料的是,G20峰会在第一个工作日结束时发表了联合声明,这对于东道主印度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成功。
克服疑虑
在首都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开幕前夕,东道主印度收到了坏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缺席今年这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最重要的盛会。由于二十国集团是富裕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发展中伙伴的聚会,代表着世界其他地区,俄罗斯和中国两位有影响力的代表的缺席,让许多人怀疑二十国集团峰会是否会成为西方强加其对乌克兰冲突观点的“西方舞台”,从而阻碍就东道国提出的重大问题达成共识。

但东道主印度认为“G20不是解决地缘政治或安全问题的论坛,领导人需要意识到他们可以为全球经济做出重大贡献”,因此,G20峰会将讨论重点放在债务危机和气候变化两个不太棘手的问题上,这两个问题被认为不太难达成共识。这也是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尤其是在后新冠疫情时期和乌克兰冲突之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债务危机问题上,印度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美国推动共同框架(CF)的努力。共同框架是G20于2020年发起的一项倡议,旨在帮助贫穷国家推迟偿还债务,后来扩大到包括中等收入国家。与此同时,气候变化是一个日益紧迫的全球问题,印度在2023年担任主席国期间将推动这一问题,因为目前世界上约有36亿人生活在气候脆弱的境地。
回避与乌克兰冲突直接相关的棘手问题可能是印度推动联合声明的一种方式,但该声明在第一个工作日结束时达成仍被认为是一个意外的成功。该声明最引人注目的是文件全部83个段落均获得21个成员国100%一致通过。在G20历史上,领导人声明首次没有脚注或主席摘要。此外,该声明也被认为是最雄心勃勃的,共有112项成果(包括成果和附件),是以往任何一次G20峰会的2.5倍。此外,宣布的新协议包括印度政府发起的全球生物燃料联盟和印度、美国、沙特阿拉伯和欧盟启动的印度-中东-欧洲铁路运输走廊。其中,生物燃料联盟被认为是印度迈向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努力的转折点,重点是加强市场,促进全球生物燃料贸易。
印度的新立场
峰会前,2023年头几个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部长级会议也因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存在分歧,难以达成联合声明。率领俄罗斯代表团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来印度出席G20峰会前也警告称,如果会议联合声明中不包含俄方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的观点,他将予以阻止。这只是G20难以达成共识的诸多困难之一。因此,G20峰会在首个工作日就发表联合声明,体现了东道主印度在协调讨论内容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这也是印度想要实现的目标,即树立一个具有全球威望的新兴大国形象。

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今年为二十国集团议程投入了大量精力。印度上任伊始,就将2023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的主题定为“Vasudhaiva Kutumbakam”(梵语,意为“世界一家”),这一主题在本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再次得到体现,尤其是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欢迎非洲联盟(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并将南半球视为实现可持续、包容和以人为本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次二十国集团峰会被认为是一次出人意料的成功,是印度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期间最重要的活动。正如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所言,印度做了大量工作,印度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已成为国内外包容性的象征。

近期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及其2023年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的经历,帮助印度提升了自身的形象和地位。如今,印度已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冉冉升起的一极。印度明确表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不选边站队,而是积极与主要大国接触,确立自身地位,同时为世界和平与进步做出贡献,并帮助应对挑战。印度在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框架内的活动,展现了其协调和解决成员国之间利益分歧的能力。另一方面,印度也展现了其领导能力,能够与所谓的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进行对话,并建立联系。印度能够游说二十国集团接纳非洲联盟(非盟)成为其第21个成员国并非偶然。印度的雄心壮志是将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和关切整合到议程中。对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个人而言,G20峰会也是他树立全球议题上有影响力领导人形象的机会。展现印度强国形象将对国内舆论产生强烈影响——那些渴望见证印度强劲转型的民众,从而为纳伦德拉·莫迪先生和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在明年大选前创造巨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