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投资社会化:安山镇的解决方案?
(Baonghean)——煮沸的自来水用来泡绿茶不出水、有浮渣、放久了有沉淀物……在安山镇,这种情况很常见。因此,安山镇的许多家庭都不敢使用县供水站的自来水。这种现象反映出供水站的净水水质存在问题。
安山供水站站长阮元东先生解释了这一担忧:“供水站的原水是从地下120米深处开采出来的水,然后经过浸泡、喷洒、过滤和用石子消毒等工艺处理……经过这些处理,生活用水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标准,预防医学中心也对水质进行了检测。但是,由于这片土地上石灰岩含量较高,原水是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所以水有一定的硬度,但硬度允许值在300以下,安山供水站的检测结果为200。”
![]() |
安山供水站的供水作业。 |
尽管净水供应商声称水质符合标准,但人们仍然以传统方式用水,例如使用井水、建造雨水池(特别是用于泡绿茶和饮用水)。住在4a街区的玄海女士一家说:“因为在镇上有些地方,挖井或打井都找不到水,或者水被污染了,无法使用,所以他们选择用雨水泡绿茶,雨水可以直接饮用;洗澡、洗漱等,则使用安山供水站的自来水。”
英山供水站于2001年建成,采用欧洲净水生产技术和设备(由亚洲开发银行(ADB)资助)。投入使用后,英山镇居民反映做饭和饮用的生活用水有浮渣,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导致日供水量为600立方米的英山供水站未能满负荷运行,在开发用水用户方面遇到诸多困难。义安供水有限公司(管理单位)和英山县也曾计划将原水源从地下水转换为利用林江地表水。但转换原水源需要大量投资,而企业和地方缺乏投资来源。
目前,英山供水站在全镇共有751户用户,青山乡有34户,福山乡有13户使用自来水,用户数量如此之少,说明发展用水户十分困难。英山镇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英表示:“目前全镇共有1419户用户,但使用自来水的用户不到50%。除了民众对水质硬度的担忧外,供水管道系统不足也是导致发展用户困难的另一个原因。在距离市中心不远的紧凑型土地区域的街区,供水管道尚未通达,这些地区的生活用水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在夏季。”
管道铺设是目前英山供水站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该站管道总长超过13.5公里(其中一级管道7.6公里,二级管道1.3公里,三级管道5公里)。从2015年初至今,英山镇仅铺设了700米三级管道,资金由开环服装公司投入,用于服务其商业运营,而居民区供水管道铺设则无法实施。7号小区的阮氏卞女士反映:“因为我们家住在石灰岩悬崖附近,生活用水非常困难,很想用英山供水站的水,但就是打不到水。”
据悉,近日,拉姆河沿岸渔村(第一区块)的40户居民也提出了使用水站供水的申请,希望为这些居民供水,需要大量资金才能铺设1公里长的63毫米管道,但无论是从贫困户手中筹集资金,还是从供水站的预算来看,都非常困难,因此渔村居民的愿望无法实现。
目前,英山镇许多居民区面临家庭供水困难,有的挖井,有的打井却没水,有的有水用不了,因此他们迫切需要英山供水站的自来水。然而,他们需要的是符合标准的清洁水。自来水需求量很大,而供水站的供水能力也足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省许多地方正在积极实施社会化、吸引投资资源建设供水管网的措施,英山镇可以借鉴和应用。
黄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