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道乡(兴原)借助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发展
(Baonghean)-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资源”的方针,其中“必须真正以人为主体”,经过三年的新农村建设,红岛乡已按计划完成了新农村建设任务。
在宣传工作中,红岛公社让人们了解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中提出的每一项标准和目标的重要性。同时,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方法、做法和每个人的作用。
红岛县党委和人民团结一心,广大干部、党员模范带头,积极发挥人民内部力量,充分利用企业、团体的帮助,与远离家乡的孩子们一起,为建设乡里新农村作出贡献。
![]() |
省级历史文化遗产郎饶寺(Hung Dao Hung Nguyen)。摄影:Thanh Thuy。 |
红道乡是纯农业公社,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公社政府重点完成了乡内灌溉、交通等标准,实施了土地整理和地块交换项目,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并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
截至目前,该公社已基本完成省委08号指示要求的土地整理、地块交换、土地转用等工作,为“建设高收入田”、“建设规模田……”等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公社拥有18个示范农场,12个畜牧场,实行联合耕作,提高耕作效率;拥有大小耕整机113台,联合收割机17台,行割机29台,水稻脱粒机66台。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红岛乡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和商业贸易:全乡拥有磨粉和饲料加工机械27台,小商户265户,建筑企业21家,施工队33个,木工户13户,铁艺户13户,服装企业7家,运输车辆37辆,建筑挖掘机11台,客运和货运车辆49辆。同时,重点实施“劳务输出,创造就业”项目。
目前,全乡共有347名外出务工人员,每年为家乡带来丰厚的收入。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得当,积极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等行业,2016年人均收入预计达2900万越南盾/人/年;贫困率从2011年的9.8%下降到2016年底的3.8%;小康家庭和富裕家庭的比例日益提高。
![]() |
兴道幼儿园(Hung Nguyen)符合国家标准。图片:Thanh Thuy。 |
除了经济发展之外,文化和社会领域也取得了诸多进步,100%的家庭拥有视听设备,互联网接入每个社区。乡村道路始终通电,14个村镇拥有宽敞的文化活动室。“全民团结,共建文化生活”运动,创建文化村和文化家庭,得到了民众的积极响应。文化家庭覆盖率每年达到84%;14个村镇中有11个、1个宗族、1个社区机构和2/3的学校保持并推广了文化村、文化宗族和文化单位的称号。
重视教育、鼓励学习和人才培养。14个村、街道、3所学校、机关和企业设立了鼓励学习基金,许多家庭设立了2000万越南盾以上的鼓励学习基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3所学校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并力争在不久的将来达到二级标准。每年,考入大学的学生人数在90至120人之间。
![]() |
兴道乡东弄村的村门由社会集资兴建。图片:Thanh Thuy。 |
医疗卫生工作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得到妥善保障。医疗站设施完善,100%的家庭拥有卫生设施。所有国家卫生计划均已全面实施。全乡已达到2012-2020年国家卫生标准。
环境卫生工作认真开展。随着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项目的实施,兴道县环境整洁,防止污染;97%的家庭获得清洁饮用水;墓地按规划建设,并按规定管理。
政治安全和社会秩序安全得到保障。全民参与保卫祖国运动得到人民的支持,没有发生任何复杂事件和热点问题;公社始终被公认为保卫国家安全运动的领导者。
拥有426名党员的兴道乡党委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党委,并于2016年荣获模范优秀党委称号。该乡干部和公务员能力强、素质高、责任心强。政府、祖国阵线及其成员组织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党委。
![]() |
洪道村(Hung Nguyen)的一角。照片:清水。 |
在实施新农村计划(NTM)期间,兴道乡共筹集资金1904.3亿越南盾,其中全乡人民捐献土地1.27公顷,价值187亿越南盾,贡献了数万个工作日。2016年底,兴道乡已达到19/19标准,并被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授予新农村标准公社称号。
未来,兴道乡将继续优先争取政府资金兴建福利工程,建立机制整合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下的项目,力争早日建成模范新农村乡。
潘文谭
(红岛乡人民委员会主席)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