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公社: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单位
(奉贤)——一月底,在访问兴山县时,与县委书记武文贤热情握手,一页页地翻阅着农村振兴的故事。回想当年,兴山县曾是一个贫困的农村。村民们把他们的村庄命名为“墨田”,意为“墨田”,希望通过教育取得成功,从而摆脱贫困。
但不是靠学习或考试,而是靠心灵、头脑、勤奋以及领导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Hung Son 公社如今已成为 Anh Son 县的龙头单位,是 2015 年将达到新农村终点线的两个公社之一。
武文贤书记带我们参观了公社,对已按照新农村标准硬化的道路系统进行了“验收”。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山区公社,兴山公社为何能如此早、有效地解决农村交通问题?书记“透露”道:兴山公社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较早的地区。自2009年以来,随着土地整理的进行,公社的道路系统也进行了重新规划,规划并标记了20多公里的村际道路。目前没有修路资金,但道路边界已经确定。在国家支持用水泥铺设农村交通政策之后,短短几年内,22公里的村际道路就已按照标准硬化。像4号村这样的村庄,虽然道路总长超过3.4公里,但村民们仍然乐于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资金,一些家庭甚至自愿捐款高达560万越南盾。与此同时,还修建了14公里的原料区道路和12公里的田间道路。
![]() |
在 Hung Son 幼儿园玩耍。 |
除了交通建设外,兴山县还大力推进生产规划和土地整理工作。目前,兴山县已形成专业化种植区,包括近600公顷的茶叶种植区、130多公顷的水稻种植区和430公顷的玉米种植区。土地整理工作也得到了推进,从每户5-6块地减少到现在每户1-2块地。土地集中种植有利于实现生产机械化。在鼓励生产的政策推动下,粮食产量迅速增长至3054吨(2015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750公斤,比2011年增加了180公斤。粮食产量的提高保障了粮食安全,使人们能够专注于“致富”作物。
我们和公社党委书记一起去“亲眼见证”了茶园的景象。山丘像倒扣的碗,覆盖着一年中第一批茶叶的清凉绿意。据书记Hien所说,茶树是真正“改变兴山农民命运”的树。2015年,全社只有1.5公顷的创业干部茶园,而现在全社拥有超过500公顷的茶园用于经营,茶农达600户(占全社人口的80%)。从经济效益来看,2吨鲜茶芽相当于1吨大米。一次采摘几棵茶树就能产出2吨嫩芽。每年至少采摘6次,比种植水稻效益高得多。 2014年全乡茶芽总产量达4500吨。
宜安乡将茶叶视为第一大经济作物,每年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培育新品种、实施新技术措施,以提高茶树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同时,茶叶加工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宜安茶叶开发投资公司在当地兴建了兴山茶叶加工厂,切实解决了当地居民的茶叶生产问题。近年来,宜安乡打造了“麦田”品牌茶叶清洁加工村,其产品备受瞩目。在不久的将来,宜安乡计划打造一个工艺村,打造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提升茶树的价值。游客可以参观茶园,体验手工制茶,并品尝到独特的兴山品牌茶叶。
![]() |
兴山茶厂(Anh Son)的茶叶加工。 |
兴山公社不仅注重发展龙头茶树,还注重发展甘蔗、玉米、水稻等作物,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多年来,该公社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14年农业总产值达765亿越南盾,比2011年增加176.9亿越南盾。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1830万越南盾增至2014年的3130万越南盾。在公社党代会任期最后一年(2015-2020年)的目标中,兴山公社力争实现人均收入6140万越南盾,比现有水平翻一番。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兴山乡的文化社会活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全乡有3个村被评为文化村,全乡达到第二阶段医疗标准,扎实完成普及中小学教育,三分之二的学校达到国家标准,全乡19所学校中的15所达到新农村标准等。谈及地方发展方向时,县委书记武文贤表示,在下一任期内,兴山乡将努力加快农业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力争灌溉面积(主要是茶树)达到70%,提高茶叶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建设清洁茶叶加工手工艺村,吸引旅游业,创新农产品加工技术……增加收入,改善地方文化社会环境,将兴山乡建设成为模范新农村乡。
凭借地方上所做的努力和新的决心,我们相信,兴山公社党委和人民的计划将成为现实。
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