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公社(Do Luong):迈向模范农村公社建设
(Baonghean) - 杜良乡(Lac Son)进入新农村建设阶段起点低,人民生活参差不齐,经审查,仅达到19个标准中的6个。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坚定决心下,该乡已完成19个标准中的19个,并于2016年被认定为达到新农村标准。
![]() |
洛山乡(Do Luong)1号村村长黄氏梅女士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图片来源:Luong Mai |
该公社明确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需要集中大量投资资源的任务,注重从多方面吸引投资资源,包括国家预算资金、综合目标项目、企业资金和其他综合资金来源。
特别是群众高度赞同,投入了数万个工作日和数千亿越南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全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超过1520亿越南盾,其中群众投入超过1060亿越南盾,占70%。借助这些资金,已投资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项目,铺设了25多公里沥青路,修建了近30公里混凝土渠和田内沟。此外,该乡还投资新建和改造学校、办公室,对9个村的文化馆和9个村的游乐场进行改造,使其达到标准。
今天回到乐山,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活力和乡村的新面貌。村里道路宽敞,民居熙熙攘攘。九村村长黄氏梅女士激动地说:“九村改造了文化馆,挖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体育场,铺设了1.3公里的标准化交通道路。”交通便利,九村发展了三项经济模式,年收入分别达到1.5亿至2.5亿越南盾;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000万越南盾,比2010年增加500万越南盾。
![]() |
洛山乡(Do Luong)的农村交通系统和村镇文化馆均达标。图片:Luong Mai |
技术基础设施同步投入,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创造了条件。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效益,该公社在完成土地整理和地块交换后,投入各类机械化作业近300台,建成了高效生产优质AC5稻米的大型示范田,以及45个稳定增收的经济模式。
此外,该乡还大力发展服务业和职业,目前已有200多户家庭从事磨坊加工、饲料加工、小商贩、木工、汽车运输和服务业。受此推动,预计到2016年,全乡人均收入将达到近3000万越南盾,比2010年增加600万越南盾;贫困率已降至2.82%。
社会事业得到了妥善投入和发展。目前,100%的家庭拥有视听设备,70%的家庭接入互联网。村级道路已通电,9个村庄建有文化屋,文化家庭比例超过85%,7个村庄荣获文化村称号。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两所学校目前均达到国家标准。群众医疗卫生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得到有效保障。医疗站得到投资和升级改造,全乡卫生水平达到国家标准;98%的家庭获得清洁卫生饮用水。政治安全形势和社会治安良好。
社会政治体系建设全面牢固。公社党委现有党员335人,下设11个党支部。干部队伍素质高、素质合格、责任心强。党委、政府、祖国阵线和各成员组织每年都被评为良好和优秀。
新农村建设实施五年多来,乐山公社党委和人民热情参与、积极响应,采取由易到难的做事方式,注重动员内部资源和利用中央的目标计划、省、区的政策和机制吸引投资资源,每天都为建设公社新农村面貌作出贡献。
![]() |
Hoang Dinh Sau 先生家的农场模型,Lac Son 公社 7 号村。照片:梁迈 |
乐山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张氏雪女士激动地分享道:“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得益于党委高度的政治决心和全系统政治力量的积极参与。我县认真贯彻落实民主规章制度,公开透明,在人民中建立信任和高度共识;灵活运用资源,鼓励并为企业参与我县新农村建设创造便利条件。”
获得国家级NTM标准认可是前提和动力,将为乐山乡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继续团结奋进、努力奋斗、提高标准质量提供更多力量。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路线图,采取适当措施,满足共同发展需求,建设日益繁荣的祖国,力争将乐山乡打造为全县模范农村公社。
良迈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