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丰乡(义丹):努力创造新地位、新实力
(Baonghean)-2010-2015年任期期间,义丰社努力克服困难,在各个领域取得成果;实现和超额完成国会决议为任期确定的目标,为下一阶段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义丰公社是根据政府第83/1995/ND-CP号法令,在古都农场基础上成立的公社。义丰公社贯彻落实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决议(任期2010-2015年),在党委领导下,在公社人民委员会领导下,在政治体系和人民的团结努力下,克服困难,有效发挥潜力和优势,不断发展,创造了新的地位和优势。
![]() |
义丰公社一角。 |
首先,经济结构向好的方向转变:农林渔业比重降低至38.15%;工业建筑业比重提高至37%(超过11.7%);总生产值达103.732万亿越南盾;年均经济增长率达11%;人均生产值达1890万越南盾/年;预算收入达21亿越南盾……
![]() |
义丰乡的服务业发展强劲。 |
在农林渔业领域,尽管气候复杂,但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全民的努力下,特别是注重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地安排各种作物和牲畜,产量和产量均有所提高。粮食总产量达到1200吨,比期初增加200吨。小型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有所提高,农林加工、机械加工、木工和建筑材料生产等产业蓬勃发展……
本任期内,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投资兴建6间幼儿园教室、4间小学教室,动员群众捐地、拆除围栏、出资出力,为各村修建了13公里以上的水泥路,改造了义丰市场,投资额达120多亿越南盾;吸引投资兴建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和工程,如兴建洪德村泵站、溪安1号桥、溪安2号桥、溪丹桥等,投资额达800多亿越南盾。继续集中发展贸易和服务业,丰富服务种类,满足地方及其他乡镇的需求,进一步巩固了义丹县在西北乡镇集群的中心地位。
在文化社会领域,我们高度重视、精心指导,扎实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效,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不断改善。文化村和文化家庭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共有11个村和1个单位获得“文化村”称号,比期初增加2个村,14个村中有14个村建成了用于群众活动的会所,84%的家庭获得“文化家庭”称号。教育工作受到重视,重点教育和大众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注重群众基础卫生,2011-2020年期间健康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由于同步实施消除饥饿和减贫措施,贫困率仅为1.7%,比任期初下降了1.99%。国防安全得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得到保障。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政治体系得到巩固,内部团结得到加强,在执行决议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团结和共识……党的建设的一大亮点是,党委颁布并执行了关于提高党支部活动质量的党委第19号决议(NQ/DU)。任期内,共发展党员31人,19名预备党员办理了转党手续……
2015-2020年阶段,落实公社第五次党代会决议,义丰继续发挥资源优势进行投资发展,着眼于继续创新党委领导方式、政府管理和运作方式,发挥祖国阵线和人民组织的作用,团结一致,圆满完成公社第五次党代会决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努力把义丰建设成为新兴乡镇之一、义丹县西北集群的中心。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重点落实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投入高产品种集约化种植,稳定橡胶、柑橘、咖啡、水稻、甘蔗等特色农作物和一年生作物种植面积。推动规模养殖向商品化方向发展,促进规模化畜牧养殖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二是鼓励发展木制家具、建筑材料、农具、面条糕点生产设施、交通运输、机械修理等小规模手工业。
三是有效调动和利用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优先开展服务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做好本地区土地清理工作,为投资者和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创造最有利条件。
四是注重投入资金,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有效实施教育社会化,力争到2020年幼儿园和中学达到国家标准;关心群众健康,2011-2020年保持“国家卫生标准乡”称号。搞好地方文化事业管理,营造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完善从乡到村、从村到村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文化体育机构体系。落实好“感恩家属”、“伤残军人”、“革命有功人员”等政策。做好就业安置工作,促进劳务输出。有效落实消除饥饿、减贫和社会保障等国家目标计划。
五、集中力量搞好党的建设,建立坚强的政治体系,加强党内团结统一、人民共识,把大会决议具体化,提出具体计划和项目,努力把义丰乡建设得全面、强大,成为义丹县西北地区新的发展中心。
丁文明
(义丰公社党委书记)
2015年至2020年期间的一些关键指标: 总产值162,000,000越南盾。 平均经济增长率:11%。 人均生产值:31,219,000越南盾/年。 地方预算收入:4,000,000 越南盾。 粮食产量:1400吨。 国家标准的幼儿园和中学。 建成认定1-2个文化村,90%的家庭获得文化家庭称号。 贫困率降至1.1%以下。 党委荣获全届强党委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