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春乡(归合乡):2015年力争达到新农村标准
(Baonghean)——在过去的任期内,义春乡(归合乡)党委和人民努力奋斗,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就:经济增长良好,经济结构转向增加工业-手工业-商业服务业的价值;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贸易服务业日益发展,预算收入良好。文化和社会活动发生了许多进步变化;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改善,人均年收入达到24,889,000越南盾……
农业生产方面,除群众新栽种柑橘、橘子169.3公顷、橡胶88公顷等多年生乔木、果树,面积比任期初大幅增加外,党委、政府确定甘蔗、水稻仍为当地主要作物,并推动群众在生产中运用科技进步,部分作物单产比任期初有所提高:水稻单产从2010年的54担/公顷提高到2015年的68担/公顷,玉米单产从2010年的23担/公顷提高到2015年的39.5担/公顷。牲畜存栏量有所增加,任期末,全社水牛存栏数达到820头; 590头牛、1500只山羊、4200头猪、42200只家禽等。
![]() |
义春乡的商业服务。 |
该地区的工业和手工业活动发展良好,主要包括矿产开采、木制品生产和加工、机械制造、焊接、锻造和服装生产,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收入。自那时起,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81.2%。公社创造一切条件,鼓励中心地区和48号国道两侧的居民扩大规模,增加投资,开展商业贸易……使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6.8%。
关于新农村建设计划的实施,得益于整个政治体系的参与和人民的共识,在“先做易事,后做难事”的方针下,至今已筹集资金286.38亿越南盾,其中省预算76.25亿越南盾,县预算11.65亿越南盾,综合资本28亿越南盾,乡预算12.95亿越南盾,人民出资152.38亿越南盾,企业支持5.15亿越南盾;至今,该地已达到17/19标准,并继续努力争取在2015年底达到19/19标准。
![]() |
义春乡的乡村道路。 |
文化和社会领域取得了诸多进步。学校网络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公社教育逐年取得进步。适龄学生入学率取得良好成效,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学前教育适龄入学率达到70%,4所学校获得文化单位称号,4所学校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与2010-2015年任期大会决议相比,入学率达到100%。
大力推进文化家庭和文化单位创建活动,同步建成文化信息机构。目前,全乡已实现文化达标,全乡15个文化村15个文化村文化覆盖率达到100%,5个文化单位4个文化村文化覆盖率达到80%。重视群众体检治病,全民健康计划和扩大免疫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定期检查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卫生、学校卫生,卫生用水使用率达到100%……
与此同时,定期关爱社会政策受益者和革命功勋人物,确保各项制度和政策的资金及时到位。领导干部严格按照规定落实国家对受益者的扶持计划。大力推进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创造就业,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23.68%下降到2015年的6.6%。
上一届所取得的成果激励着义春公社党委和人民满怀信心地迈入新一届,目标是增强内功,利用上级的帮助、支持和投资,继续推动产业集群——商业服务的发展,提高农林业生产效率;在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创造巨大变化,到2015年底成功将公社建设成为新农村。
泰巴兰
(义春公社党委书记)
义春乡2020年主要目标: 农村内部总生产值:6029.30亿越南盾,比2015年增长168.9%;其中:农-林-渔业产值1213.68亿越南盾,比2015年增长121.5%。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产值1171.80亿越南盾,比2015年增长157.3%。商业服务业产值3643.82亿越南盾,比2015年增长199.5%。年均经济增长率14-15%。人均年均生产总值为6079.1万越南盾,比2015年增长162.3%。地区预算收入为22.01亿越南盾,比2015年增长159.3%。社会文化方面:100%的学校保持国家一级标准,力争1-2所学校达到二级标准。100%的村(村组)获得并保持文化称号。贫困率从2015年的6.6%降至2020年的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