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乡(清章县):以团结互助、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困难
清河乡从一个昔日的青章县乡,凭借全党全社会的团结一致、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的共同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全面发展。清河乡于2025年4月2日获得省人民委员会第290/QD-UBND号决定,被认定为2024年达到新型农村公社标准,这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动员集体力量
清河乡是清章县的一个贫困乡,由于起步较晚,当县委提出要在2024年将清河乡建设成新农村时,许多干部、党员和群众都抱有怀疑和疑虑。
清河公社三村村长阮思鸿表示:“最困难的是群众经济状况不平等;修路时,很多路段的户数相距很远,这意味着缴费比例很高。但随着整个政治体系的决心,从党支部到村、居委会、自治小组,不断召开各种会议,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公社干部和公务员参加。这样,群众的思想就‘放开’了,哪里修路,哪里就有群众捐钱、捐地、自己开荒。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对困难户的‘负担’就多一些。”

在政治体制的坚定下,党委多次召开会议,从党支部到村、居、组,深入基层,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基层干部、公务员的参与,才创造了新农村今天的成就。
Nguyen Sy Hong 先生 - Thanh Ha 公社 3 村村长
据了解,在清河乡建设新农村,每户至少要出资2000万越南盾,最高的则超过8000万越南盾。孔登村的5户居民,除了按照村里的普遍标准出资外,还经过商量,每户出资6000万至8000万越南盾,用于修建自家门前的水泥路。
阮文生先生家卖掉了一头水牛,向亲戚儿女借钱,出资8000多万越南盾修建了一条公路,另外还出资2700多万越南盾,把村里的道路浇筑到家里。2号村的陈文段先生家虽然贫困,但也卖掉了一头小牛,赚了1000多万越南盾,为修建公路出力……

清河公社新农村建设运动在县委副书记、清章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郑文雅同志的肯定下表示:“这就是在远离家乡的孩子们的陪伴和贡献下孕育出来的民心和力量。没有人民克服困难、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意志,就没有沥青、水泥和混合等级的道路,就没有从公社到村庄同步投资兴建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和机构,就没有美丽的农村,就没有人民群众绿色、清洁、美丽的环保意识”。
如果没有人民战胜困难的意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清河乡远方子女的陪伴,就没有现在的沥青混凝土路、混合石路面和宽敞的文化体育设施。
郑文雅同志——县委副书记、清章县人民委员会主席

清河公社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离不开人民的力量,县里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也功不可没。清河公社党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邓友边同志说:“县领导、县级各厅、处、支部领导亲自调研,指导方向,从资源上为地方完成各项内容和标准创造便利条件。”
该区优先安排和支持省政策外新增水泥资源,同时安排重点投资预算资源,为当地创造“动力”,特别是通过投资升级学校设施和铺设公社部分主干道沥青,激发干部、党员和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意识和责任感。目前,全乡三分之二的学校已达到国家标准;全乡卫生文化机构已达到国家标准;五分之五的村已达到新农村标准。
四年内(2021-2024年),得益于大力建设新农村,清河乡已达到85/91.5公里道路的标准;其中包括沥青和混凝土道路;其余均采用田内交通系统。
2021年至2024年四年间,全区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总额达690多亿越南盾,其中,远离家乡的群众和儿童投入资金84亿越南盾,占12.16%。其中,道路建设投入资金357多亿越南盾,其中,远离家乡的群众和儿童投入资金68亿越南盾,占25.8%。
在新农村建设中,清河公社没有一个组织、机关、单位、干部和公务员置身事外。公社常委会和党委的每位同志都分工负责指导每个组、每个村、每项具体工作;每位干部和公务员都分管指导每项工作内容、每项工作标准和每个村级区域。
在青河乡新农村建设中,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机关和个人置身事外,形成了极其重要的团结和综合力量。
党委副书记、青河公社人民委员会主任邓友边同志
该公社注重宣传工作,提高干部和群众的认识。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负责每一项具体内容和任务:宣传、动员群众“携手建设新农村”、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扶贫工作;升级改造美丽乡村的文化屋;建设“干净的房屋,美丽的花园”、绿树路、花路、照明线路、环境卫生;建设示范农民花园、新农村标准花园、经济示范点。
公社各村把各项工作具体化到各自治小组,按照“人知、人议、人做、人视、人享”的原则,发挥群众当家作主作用,凝聚群众共识,凝聚远在异乡的儿女共识……

关爱改善民生
如今,Thanh Ha 乡的交通路线已得到改善,以防洪,并拓宽了5-8米,铺设了沥青、混凝土或骨料路面。此外,还投资兴建了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照明系统和住房。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
清河乡的许多人已经走出“竹篱笆”,进入国内外劳动力市场,成为省内外工厂、企业的技术工人。目前,清河乡有385人在国外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区有5家茶叶和木材加工厂,为众多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家乡的农民也在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与商业、服务业的结合。该公社有107户农户开展商业模式,包括锯木厂、木工、运输、农业服务等。
.jpg)
在农业生产方面,农民大胆扩大山羊、生猪、商品鸡饲养规模,取代以往的自给自足模式。他们推动混合菜园改造,种植柚子、柑橘、番石榴、菠萝蜜等果树。清河公社农民还大胆改造高产高价水稻品种结构;创建了一系列新型经济模式,如:种植青南瓜;建立和发展5个农场和家庭农场模式。
特别是,该地已成功恢复高价值人参品种“土好参”的种植,总面积已超过2公顷,并且还在继续扩大。得益于当地人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活力,该地区的收入目前有所提高,人均年收入已超过5000万越南盾。

经济稳定,清河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得到照顾。人民生活在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中。不仅人民直接受益于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政治体系中的每一位干部和公务员也更加成熟。
清河乡人民议会主席、党委书记阮文体同志表示:“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从乡到村各级党委、党组织的领导、指导、管理和运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责任感和亲民作风得到加强。祖国阵线和各政治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也朝着更具体、更务实、更有效的方向发展。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层政治体系朝着更可持续、更有效的方向完善、创新和发展的契机。”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也是基层政治体制完善、创新和向更加持续有效的方向发展的机遇。
阮文体同志——清河乡党委书记、人民议会主席
目前,按照继续整理合并乡的方向,清河乡有望与清水乡和金榜乡合并。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正在为清河乡干部群众树立信心、注入动力,使他们有信心在合并为新乡后与其他乡继续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