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家园胜过旧田”
(Baonghean)-9月9日至14日的洪涝灾害给夏秋稻作物造成了严重损失。然而,除了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外,农民自身的主观原因以及地方领导的缺乏也造成了损失。暴雨过后,人们不得不集中精力收割稻米,口号是“田里成熟,不如家里青青”。
阮仲会先生家住兴道村(兴阮)第七村,拥有10亩稻田。由于春耕晚收,且采用直播,稻子刚刚开始开花。最近的洪水,他家的整片稻田被淹没了近1.5米深,损失惨重。
今年夏秋作物,兴原县种植了5700公顷水稻,但在9月9日至14日的洪灾中,多达1066公顷的土地被淹。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兴利乡、兴盛乡、兴道乡、兴安乡、兴忠乡和镇。其中,兴忠乡受灾面积最大,达300公顷;兴安乡受灾面积达200公顷;兴道乡受灾面积达100公顷。
安城县农民紧急收割夏秋稻米,以躲避洪水。
除了持续强降雨和南丹河大量涌水的原因外,农业专家认为,导致兴原县在此次洪灾中遭受重创的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当地居民习惯于直接播种水稻。洪灾前,兴原县在兴灵、兴龙、兴仁、兴沙等地的上级乡已收获了500多公顷稻田。该县农业局局长潘文长表示:“由于人们按照农业部门和地方的指示提早插秧,洪灾前已收获了500多公顷稻田。近1000公顷稻田完全受损,主要是在直接播种的地区,作物生长延迟,目前稻米正处于青藏阶段。”
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局长阮诗景表示,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我省一直建议农民不要直播水稻。特别是今年夏秋稻季,由于春稻收割较晚,稻米种植季节非常紧张,因此在春稻收割前,农业部已发出强烈指示,绝对不能直播夏秋稻插秧。插秧将使稻苗在田间多出2-3周的生长时间,加上短期水稻品种的调整,将有助于农民在9月15日之前收获水稻。然而,尽管农业部和地方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在宜禄省和兴原省等地,直播水稻面积仍然略有减少。据阮晋景介绍,在三角洲地区,受此次洪灾影响,夏秋作物直接播种的地区受灾最为严重,反之亦然。安城县的情况尤为明显。受洪灾影响,安城县约有1500公顷水稻田被淹,但水稻基本开始成熟。该县农业厅厅长阮进德表示,在1500多公顷被淹的水稻田中,只有约70-80公顷被淹深度较大,可能完全损失,其余产量仅减产约30%,预计平均单产仍可达57-58公担/公顷。
目前,我省正指导各地集中收割80%以上受淹稻田。对于水深达稻田的地区,应动员民众在天气放晴后立即出田收割,无需等到稻米完全成熟。但必须密切关注稻米浸泡后的处理和保存问题。据了解,我省已建立农业烘干窑机制,主要用于冬季作物。这些烘干窑也可用于夏秋作物,因为夏秋作物在作物后期容易遭受水淹。然而,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烘干窑。安城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时雄表示:“目前,我县正指导民众在稻米收割后用防水布覆盖并搭建烘干窑。”脱粒结束后,必须铺上防水布,将稻谷摊开,防止稻谷发芽。倒塌的稻田将继续进行补耕,以减少稻谷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根据该省的政策建设农业烘干窑,由于支持资金与实际需求相比过于有限,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根据国家水文气象中心预报,本周末天气晴朗。各地要重点组织群众积极疏通水渠、疏通水流、排涝降水。农业部建议,由于今年雨季来得晚,这很可能不会是最后一场雨,因此大家不应主观臆断,而应立即集中精力收割夏秋稻,秉持“田里老了不如家有绿”的理念。蔬菜种植区要重点施肥翻耕,继续种植冬季作物。同时,要密切监测稻谷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牲畜疫病情况,防止雨水退去后再次发生疫病。
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