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示范田”——政策落地生根
(Baonghean)-2012年12月13日,乂安省人民议会颁发了关于2013-2015年期间扶持投资建设乂安省“大田”示范区的一系列政策的第68/2012/NQ-HDND号决议。虽然实施周期不长,但这是一份让人民满意的决议,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初步变化。
抵达宜东乡(宜禄),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越雄热情地邀请我们参观稻田。他指着两块相邻的稻田,一块稻田按照“大田”扶持政策,采用新技术种植DT68香米,另一块稻田则按照老方法进行大规模生产。他说道:“相邻的稻田明显不同。凭直觉,我敢肯定,这块‘大田’的产量和质量肯定更好。”
接见正在田间巡视的7号村陈伯春先生时,他说道:“田地连成一片,灌溉渠系统完善。现在,省里给我们提供了肥料和优质水稻品种,还支持我们去杜良县和安城县参观学习示范点,了解生产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我们希望今年的春收能够成为有史以来最丰收的春收。” 义东乡根据省扶持政策建设了“大型示范田”,并被义禄县选中实施86公顷水稻种植示范项目;义安农资总公司已借出种子、肥料和地膜,覆盖了100%的种植面积。目前,当地正在积极动员群众做好水稻的照料工作,确保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获得最高产量。
Nghi Loc Nghi Long 的塑料覆盖花生模型。
除宜东乡水稻生产“大示范田”模式外,宜禄县还在宜隆乡建立了花生“大示范田”,种植面积达35公顷,采用尼龙覆盖花生技术种植L26花生品种。据了解,在建设“大示范田”之前,宜禄县已在宜公南、宜美、宜桥、宜林等乡建立了水稻品种、优质稻和西瓜等“示范田”模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约10-15%,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然而,该县建设的“大型示范田”规模较小,每块田仅10-15公顷,效益不可持续。宜禄县农业厅厅长阮德寿表示:“省人民议会颁布关于支持投资建设宜安省“大型示范田”的若干政策的决议非常正确、准确、及时。该政策附带条件,提供预算支持,用于整理田地、铺设水渠、提供技术培训、种子、肥料,为未来建设大型示范田创造条件,并与企业合作,确保投入和产出,为农民树立信心,确保生产安全。”
省委委员、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局长胡玉西同志强调:运用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按照“大田”模式进行生产是当今农业生产的必然趋势。这是快速向商品农业转型、提高农作物和牲畜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基础。这也是按照《越南良好农业规范》(VietGap)发展农业生产、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的基础,是发展可持续商品农业生产的前提,为本地区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2012年,全省推广水稻、玉米、花生等生产模式40个,总面积达2222公顷。其中,福清乡(安城县)推广的大型水稻生产模式面积达40公顷,每公顷每茬收入达1.4亿越南盾;演州县推广的花生生产模式,单产达4.5公担/公顷……40个推广模式的结果表明,作物的产量和单产比大规模生产高出10%至15%。
为确保决议尽快落实到位,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及时建议省人民委员会于2013年1月15日颁布第02/2013/QD-UBND号决定,明确农业生产投资扶持政策和机制。2013年春耕期间,全省已在13个县区新增15个“大田”示范点。凭借指导、组织和实施前期示范点建设的实践经验以及资金支持,“大田”示范点初步发展良好,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借鉴过去示范田建设的经验,指导落实按照省人民议会新出台的第68号决议建设“大型示范田”,将转变干部、农民的思想认识;帮助地方有条件地将农业生产向可持续商品生产方向进行重组;解决好土地集中后、土地整理和地块交换问题;转变农业劳动力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解决新农村问题做出贡献。
明志